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孟子讲人与仁的关系的句子(孟子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多少种)

导语:孟子讲人与仁的关系

孟子讲人与仁的关系的句子(孟子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多少种?)

从肉体上讲,虽然生在世上的都是人,但从精神上讲,人与人差别极大,孔子与孟子都强调人要在精神上成为高尚的人,不要把自己降格为如同动物一样的生命存在。全社会的人,如果都能这样,从民到君,则这个国家一定是文明的,强大的,有文化的,充满正气的,不然就与动物世界没有两样了。

《尽心》篇中,孟子还有不少话语都与这样的主旨密切相关,如说:

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穷与达,是人不能摆脱的两种人生状态。穷不是现在所说的贫穷,而是指人生不如意,不顺利,处于逆境。达则与穷相反。

不管穷与达,都不能离开义与道。穷就干坏事,就是失义,就不是人。达则穷嗜极欲,就是离开了道,也不是人。得志是达,此时不能忘了要给民带来恩惠,不能只知道自己享受,这就是兼善天下。不得志是穷,帮不了别人,只能独善其身。

不失义、不离道,都是说人不能离开仁义之道。通过心性修养来认识仁义之理的人,才可称为士,这种人无论处于哪种情况,都会坚持践行仁义,一种情况下,这种践行仁义会使自身达到仁义的善,一种情况下,这种践行会使仁义普施于社会国家与天下,从而使民众得到好处。故人不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心性修养来践行仁义,在不同的情况下而取得不同的效果。

孟子又从一些具体的事情上说明什么是仁义,如说: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说亲亲就是全部的仁,而只能理解为亲亲是仁的一个方面,或一种表现。敬长也是如此,它也是义的一种表现或一个方面。整体仁义之理,在不同的事情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它不是只在某些事情上的道理,而是存在于所有事物上的普遍之理。

孟子又说: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还说:“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这都是说人通过心性修养而理解和掌握了仁义,就会使自己内在的心性与外在的体貌都发生根本的变化,《礼记》说“德润身”,就是这种意思。这也说明心性修养就是要让仁义植根于心,使之成为性,这表明仁义与心和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在《尽心》下篇,孟子还说到人与仁的关系: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这是说仁是人的根本道理与最高准则,换言之,所说的仁,就是做人的根本道理。合仁与人而言之,就是道,这是说人要与仁统一起来,使仁成为人之心性,这就是仁之道,也是人之道。人必须遵此道而行,即按照这个道理去修养心性,但同时又要遵循仁的道理而行。一方面是为仁而修养心性,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修养心性而认识了仁并遵照之而行。前者是认知与修养的问题,后者是践行的问题,二者又是本质统一的。

孟子又从一些更具体的事情上说明人与仁的关系: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这是说人的一切行为都决定于人的性,如何遵照性而行动,这就决定了人的命。命有外在因素的作用,所以不能等同于性。外在因素很多,如父子君臣等各种人际关系,都要以仁义为根本准则来处理之,这样做的话,人就可以使自己的言行与天道统一了,而天道的根本落实在人的层面,就是仁义。从这个方面说,这就是人的性,而不再是命。

如果人不能与仁完全统一,就会使一些外在因素对人的言行发生作用,那样就还属于命的范畴。如果人能与仁完全统一,就会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言行完全与仁义之道相统一,这就是人之性,而不再是命。这一段所说的人与仁的关系,是从性与命的角度来论述的,比上一段所说更为深刻而全面。

此篇中孟子还说:

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

这也是在说人与仁的关系。

人之所不忍和所忍、所不为和所为,都要由仁来做主导,仁义怎样要求,人就要怎样做,使人的所有言行都符合仁义,就不会再有忍与不忍、为与不为的问题。也就是说,人要根据仁义之理,来决定自己对待事物的态度(忍)和所要采取的行动(为)。人的一切都能高度地与仁义之理相统一,就忍与为的问题上,就会完全按照仁义之理来做,就不会有忍与不忍和为与不为的问题。

忍与为,都是出自于人的主观的结果,而人的主观又是与事物的客观相对而言的,两者如不能统一,就会有忍与不忍和为与不为的问题,两者如能统一,就不会与忍与不忍和为与不为的问题,根据仁义之理,就知道是忍还是不忍,是为还是不为。而这又是心性修养中的重要问题,所以说“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人能充无穿窬之心”,即人的心性如能修养到这一步,就会使仁义不可胜用,即仁义成了人的一切言行的主导,故仁义不可胜用。

这一段话语,本质上是把人的心性与仁义之理及其中的修养与践行完全统一起来,不能分割理解,认为互不相干。如是这样,就是不能正确解读这些文本。

此篇又说: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养心,就是修养心性,这里专门提到心性修养中要寡欲,是说心性修养问题上的一个特定情况,又不可狭隘地理解心性修养就是寡欲。寡欲只是心性修养的方法之一,而不是它的全部。

总之,《孟子》的文本虽多,但中心词语无非是仁义与心性二者,而此二者又是内在统一和不可分割的。仁义是最高原理,心性是对仁义的实践,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这是儒家的传统与特点。我们今天对儒家著作的文本进行解读时,必须把二者贯穿起来,统一起来,这样才能通过文本而从整体上把握《孟子》的思想内容。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