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曾用什么盛赞诸葛亮(杜甫称颂诸葛亮的诗句有哪些)
导语:杜甫凭吊遗迹,作下一首怀古诗,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陈子昂登临黄金台,俯仰古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杜牧来到三国赤壁,托物感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刘禹锡想起乌衣巷,发出感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辛弃疾登上北固亭,借古抒怀“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自古历史上英雄不问出处,是非成败都由后人评论,前尘往事都定格在那五彩浓墨上。咏史怀古,一直都是历代文人善用的主题,他们通过登临古迹,对历史人物的是非成败,发表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或针砭时弊;或发思古之幽情等。
三国时期,沧海横流,群雄逐鹿,风云际会。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我们不禁佩服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民之心;羡慕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智者之风;崇拜关羽“赤胆忠心誓报刘,越江讨贼死方休”的忠义仁勇之范......
后世文人墨客以三国为题材,咏史怀古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公元766年,杜甫在西南漂泊,寄居四川,先后经过成都,宜宾,渝州,云安等地,最后来到奉节,受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得以暂住。
夔州有著名的诸葛武侯庙,江边还有三国时诸葛亮在江滩堆设的八阵图,这些名胜古迹对于崇拜诸葛亮的杜甫来说,足以忘记昔日颠沛流离的痛苦。因此,他闲暇之余用了许多笔墨来咏史怀古,歌颂三国名相诸葛亮。
他曾写过传世名作《蜀相》和一首五律《八阵图》,来歌颂诸葛孔明的忠君之心。
《蜀相》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是课本上必背的古诗之一,然而这首《八阵图》,应该鲜为人知。
较之《蜀相》的文字繁琐,这首五律,更言简意赅,仅仅20字,就把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完全展现了。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开篇就交代了诸葛亮在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局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一个“盖”,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尽管三国鼎立的形成,有诸多元素,但不可否认的是,蜀汉能争得一席之地,其中重要的原因肯定当归诸葛亮。
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来分析当今局势开始,出山入幕,从此为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联吴抗曹,赤壁斗智,火烧曹营;随之定鼎荆益,在益州和汉中大战中用计取得胜利;后先主托孤,南征北伐,五出祁山,直到病逝五丈原,他都没有忘记先主遗愿,可见一个“两朝开济老臣心”。
随之,杜甫又从具体事实来写诸葛亮的成就,比如他创造了千古名传的八阵图。这八阵图是何物呢?
八阵又名诸葛亮八阵,主要是平地上防御骑兵的战阵。据后后世魏书所言采用此阵能:
为平地御寇之方,使其解兵革之宜,识旌旗之节,器械精坚,必堪御寇。
对于诸葛亮的八阵图,历来被众人称赞不已。在四川成都武侯祠中就有碑刻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和“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之语。不过跟杜甫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相比,还是稍有逊色,因为杜甫的语句更精炼,让人更能清楚的感觉到诸葛亮的功劳之大。
这两句诗,对仗极为工整,开门见山,直接突出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更呼应诗题,进一步赞颂蜀相,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作者来到八阵图遗址,想到前人(刘禹锡《嘉话录》)记载八阵图的神奇之处:它聚石成堆,排列整齐,即使被洪水淹没,万物都失去原来的状态,它始终如故,几百年间依然不变。
因此,杜甫感慨“江流石不转”,一语双关,不仅仅是写昔日诸葛亮布阵的石堆岿然不动;也写出了他对先主统一大业的忠贞不二,如磐石般坚不可摧。
可惜的是,当年刘备一意孤行,毅然东征,兵败夷陵,破坏了诸葛亮想要联吴抗曹的大计,直接导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因而成了历史上的一大憾事。
江石不转,此恨不消,绵绵无期。
这“遗恨”表面上是刘备后悔吞吴失败;实际上却是诸葛亮未能完成先主遗愿,含恨终生;也可以理解是杜甫感伤自己垂暮无成,没有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的崇高理想而抑郁。
杜甫来到三国八阵图的遗址,无非是借古抒怀,想当年诸葛亮功成名就,何等辉煌,但也未能劝住先主停止东征而遗恨。可是自己呢,一生碌碌无为,年少的意气早已不在,垂暮之际也看不到君主稳定江山社稷,怎能不可惜可恨呢!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岑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