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写粒粒皆辛苦的人是谁(粒粒皆辛苦的古诗的作者)

导语:他写下了“粒粒皆辛苦”的著名诗句,最后却落为贪官污吏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著名的唐诗,相信无数人都背过,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以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的语言,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流传极广,妇孺皆知,至今仍被作为思想教材选进小学的教科书。

透过这首诗,仿佛看到农民终年辛勤的景象。但如果要说它的作者是谁,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了,而老师在课堂上也极少会提起。作者的生平更是不太可能说,因为看完作者的一生,再来看这首诗简直就是讽刺。

这首唐诗是《悯农二首》组诗之一,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悯农二首》

(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悯农》的作者名叫李绅,出生于772年,他所生活的时代并不太平。从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就再也没有稳定过,在衰败的趋势上一去不复返。本来李绅的家境尚可,他的曾祖父是曾经的中书令李敬玄,然而他的父亲在他六岁那年病逝。年幼的李绅只能跟着母亲生活,孤儿寡母的生活过得有多艰苦可想而知,不过他的母亲还是尽力让他读书。

那个时候的李绅也很是上进,《悯农》是他还没有考取功名前所作,当时他跟一位好友李逢吉相遇,两人便携手去城东观稼台。古人遥望远方心头总是会涌现诗句,李逢吉便吟了一首诗。他的诗内容是表示如果升官能快些就好了,李绅看着田野里的农民,便吟出千古名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时的他是被感动的,他从小过得不容易,自然能体谅农民的辛苦生活。

可当李绅进入官场后,到底是遗忘了初心,生活上逐渐变得奢侈。有记载是这样描述的,李绅光是一餐便耗费几百贯,几百贯什么概念,普通人家恐怕吃好几顿都不止。而他因为特别喜欢吃鸡舌头,便每餐都要吃。一盘鸡舌头要耗费活鸡三百多只,跟他同一时代的文人都很是不喜欢他。甚至于他贪到百姓都纷纷出逃,而他对此却并没有任何反思。

生活奢侈也就算了,他还喜欢卖弄权威,族叔被他压低身份反而成为他的孙子。而他昔年的同窗好友被他流放,只是因为对方没有来参见他。不过这些事真真假假,毕竟部分在正史中没有记载。但他晚年的那桩吴湘案确实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这件事发生在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当时的扬州江都县尉吴湘被举报强娶民女、贪污,李绅将其打进大牢。将其判死刑,但事情上奏朝廷之后,许多人都怀疑其中有冤情。

崔元藻前去调查,结果发现吴湘确实有贪污情节,但是并不多,强娶民女一事也是假的。按照罪名来看不至于是死刑,可李绅执意将吴湘判了死刑。有不少的人都说李绅是因为那位被强娶的美女,他想将其献给自己的老大李德裕,所以要干掉吴湘。

虽然这个说法真实性并不高,因为当时李绅跟李德裕的年纪都很高,而且李绅的家中有很多的美女,没必要这么干。但他确实是为了讨好李德裕,主要原因只有一个,私仇。吴湘的叔父早年得罪过李德裕的父亲,两家算是世仇,可吴湘的叔父早在李德裕为相后就被贬了。没想到,李绅为了讨好他,将无辜的吴湘也牵扯进来。

后来调查的崔元藻因说实话,被李德裕罢免,这件事一直到唐宣宗即位后才被平反,李绅的过往种种也随之被翻了出来。此时的李绅早已去世,但按照规定,就算是去世,他也得被剥除爵位。同时,李绅的子孙也不能再做官。

抛去官场与人品来说,李绅确实是对文学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年那个写出粒粒皆辛苦的少年终究是在险恶的官场中迷失了自己,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便能浪费粮食,为了讨好上级,便能指鹿为马。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薇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