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韩信之死的原因(韩信之死的真正原因)

导语:韩信为何而死?想要致韩信于死地的到底是谁?韩信之死的真相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作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韩信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作为西汉的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战功更是称得上一时无双。但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名将最后却沦为阶下之囚,刀下之鬼,其结局不得不令人感叹。品读司马迁为韩信作的《淮阴侯列传》可以发现,造成韩信悲剧下场的原因除了刘邦、吕后的过河拆桥之外,还有韩信自己的咎由自取,不明时势。

大多数英雄都有着卑微的出身和寒酸的过去,苏秦如此,刘邦如此,韩信也是如此。未发迹之前,韩信的日子过的还不如刘邦,刘邦起码还是个泗水亭长,大小也是个吃皇粮的国家干部,而韩信既不能做官,又不会经商,吃了上顿没下顿,经常跟着别人蹭吃蹭喝,《史记》称之为“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除了穷光蛋的标签,韩信还被人贴上了胆小鬼的标签,虽然外出时喜欢佩戴刀剑,但遇到挑衅的市井无赖就变成了缩头乌龟,甘愿忍受胯下之辱,“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其实,是韩信不屑与这些凡夫俗子纠缠,韩信是一匹尚未被发现的千里马,是一把包裹在剑匣里的利剑,他在等待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等待一个能理解他的人。

是龙,总会有呼风唤雨的那一天,是虎,总会发出震慑山林的咆哮。韩信这位英雄终于等到了大显身手的机会,穷酸布衣一步步变成了统帅千军万马的齐王,同时他也到了必须做出抉择的时候,是生是死系于他的一念之间。

当时刘邦和项羽正在纵马引兵争夺天下,胜负一时还未见分晓,属于刘邦阵营的韩信这时已经成为了齐王,麾下精兵数十万,占据着齐、赵、燕三国故地,论实力完全可以和项羽、刘邦鼎足而立,一统天下也不是没有胜算。在这种情况下,韩信帮助刘邦,项羽必败,帮助项羽,刘邦必亡。因而项羽派武涉作为说客去劝说韩信。武涉为韩信分析了当时的局势:楚汉相争不下,韩信已经成为了左右局势走向的关键力量,倘若项羽失败的话,韩信就不可避免的会成为刘邦接下来要对付的目标。武涉的说词显然没有打动韩信,韩信以刘邦对其有知遇之恩拒绝了武涉的请求。

过了不多久,一个名叫蒯通的人又来劝说韩信,蒯通的说词更加入情入理。当下的形势,刘邦和项羽的命运已经掌握在了韩信手里,与其在项羽和刘邦之间选边站倒不如坐山观虎斗,三分天下,静待局势的发展。对于蒯通的建议,韩信依然以刘邦对其有知遇之恩、重用之恩拒绝了。蒯通进一步指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无法改变的定律,刘邦打败项羽之后必然会将韩信视为心腹大患。韩信以为只要自己不背叛刘邦就一直能得到刘邦的厚待,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

功高震主的臣子是不可能善终的,何况韩信为刘邦立下的功劳太大了,大到已经无法赏赐的地步了。以韩信当时的实力,投靠项羽,项羽不会放心,继续依靠刘邦,刘邦也不能不有所防备。无论韩信是否愿意,时势已经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他必须自立为王,否则的话只有死路一条。这也就是蒯通对韩信说的:“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彤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