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明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导语:明朝大儒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怎样理解?说明双重人格不可取

文·段宏刚

“知行合一”这个成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可以说是人尽皆知,尤其搞文学、写书法的人,常常要用到这个成语。

作家经常会把“知行合一”用在遣词造句里,以此来倡导人们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书法家则常常会把这四个字写成榜书,白纸黑字,悬挂室内,来警醒自己或他人。

这个成语实际上是一个“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由明代“心学”大儒王阳明(1472年——1529年)提出,他是在总结完“儒家学说”的精髓,再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感悟,以及当时的社会现状而提出。

“知行合一”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其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传统文化里的许多精华。

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是:把自己的认知与行动合二为一,以意识结合实践去做事情,才能得到圆满结果。

“知”字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认知,也就是对万事万物的理解程度,引申为一个人的智慧。就像孔子在《论语》里说的那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如果不懂装懂,这是愚蠢的表现。

二是指良知,是对道德规范和人格魅力的要求,在这些方面越突出的人,他的良知就越显眼,时刻能流露出来,利人利己。

良知乃人的本性,是一个人从娘胎里带来的东西,人们常说“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对良知来源的最好见证。

任何学说随着继承者不断钻研,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往往会衍生出新的流派。就如一棵大树,总会从四周不断长出新的枝杈,体量会越来越大,呈现出枝繁叶茂的态势。

“儒家学说”同样经历了不断发展、壮大、衍生的过程。王阳明是继孔子、孟子、荀子、韩愈、程颢、程颐、朱熹、张载等大儒之后,对儒学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化巨匠。

儒学发展到北宋时,诞生了“理学”,也叫“义理之学”,是以儒学为基础,同时融合道家学说和佛学的一些观点,产生的一种新的儒学思想体系。

到南宋时,理学继续发展壮大,衍生出“心学”,由大儒陆九渊(1139年——1193年)开创。出生于明孝宗成化年间的王阳明,则是继陆九渊之后,让心学再上高峰的大儒。

王阳明的心学以“心本论”为基础,强调“心即是理”的观点,在他眼里,最高的道理不需要从外部求得,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他纠正了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淡化了人欲和天理之间的对立关系,这种观点具有非常积极的一面,小到个人的修身养性,大到民安国泰,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观点,是1509年他在贵阳讲学时提出,当时他已经37岁,是在经历了九死一生后才感悟得到。

王阳明出生于绍兴府一个名门,父亲王华曾中过状元,是明孝宗成化年间的吏部尚书。但王阳明的仕途之路并不怎么顺利,直到27岁,他才考中二甲进士,总算进入仕途。

然而,此时的大明王朝败絮其中,宦官刘瑾(1451年——1510年)一手遮天,甚至独揽大权,像王华、王阳明父子这样忠君爱国的正直文人,经常是刘瑾打压的对象。

1506年冬,王阳明因上疏而触怒了刘瑾,被责罚后,谪贬到贵州修文县一个叫“龙场”的小驿站任职,他的父亲王华也受他牵连,离开京城北京到南京做官。

穷凶极恶的刘瑾仍然不解气,派人在半路追杀王阳明,万不得已,王阳明假装跳河淹死,才躲过一劫。

大难不死后,王阳明来到龙场驿站,一边认真工作,一边专心悟道。当他看到当地贫穷落后,民风还没有开化时,就决定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学识来教导这里的人。于是,他在民居里开办书院,每天抽出时间教当地人读书识字,受到了当地人极高的拥戴。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王阳明又不断审视自己这半生走过的路,总结自己的得失,终于悟出了“知行合一”,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它是源自内心的一种修养和信仰。

王阳明清楚自己是知书达理的知识分子,有学识,有眼界,有思想,有抱负,有人格,外在和内在的修养都很高,这些都是他的优势,如何把自身优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成果,才是他现在和将来要做的事情。

当他具备这样的思想认识后,他的内心越来越平静,纵然流落偏远之地,即使仕途不顺,他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自己的优势和专长,造福当地老百姓,像张载那样“为生民立命”。

用行动去履行自己的才识和良知,把学识、智慧和举措、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巨大作用。

一个人即使再有才能和智慧,光说不做,只会讲大道理,对他人和自己的用处都不大。

通过不断思考和感悟后,王阳明的内心更加坚定,也明白了自己将来的人生目标。两年后,在一帮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刘瑾被治罪,王阳明回到京城,开启了他的巅峰人生,终成一代大儒。

实际上,“知行合一”的理念早在先秦时期就体现出萌芽,只不过不如王阳明总结得这么全面和深刻。

孔子曾经说过一些跟“知行合一”近似的话语,比如,他在《论语·宪问》里说道:耻其言之过其行。

在《论语·里仁》里说道: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在《论语·子路》里说道:言之必可行。

把道德观念转化成道德行为,是孔子一生追求的事情,在周游六国时,孔子以身作则,要求所有弟子这样做,受到了追星捧月般的拥戴,因此,孔子被后人誉为“万圣师表”。

王阳明对儒家鼻祖孔子十分崇拜,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以及当时的社会现状,不仅领悟出这四个字的真正内涵,并为之探索出具体的执行方法。从这一点来看,王阳明同样很伟大,他也够得上“圣人”的称号。

如果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点应用到现实生活里,对人们的为人处世有很好的督促作用。

比如,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知恩图报……这些大道理人人都懂,但每个人未必懂得去做,懂得把这些美德长期坚持做下去,发扬下去。

许多人嘴上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属于那种“双重人格”,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完全偏离了“知行合一”的理念,也会给自己人生留下许多污点。

有修养和信仰的人,则会遵从内心的良知,会自觉地把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行动统一起来,做一名真正的有用之人。

这样做,既不违背自己的内心,又能造福于他人,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一样,何乐而不为。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