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人工智能可以超越人类吗(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吗阅读理解答案)

导语:人工智能能超越人类吗?工程思维告诉你答案

身处智能时代,很多人都在想人工智能是否是万能的,特别是在它发展很快的时候。如果你要告诉他说,人工智能是人赋予机器的,他马上会问,这么聪明的计算机难道不会自己进化出主动意识么?

这个问题如果你沿着他的思路去想,给他解释为什么不会,恐怕要花一年时间将整个计算机原理讲清楚。这种考虑问题的方式就是常人的方式,它将我们的理解力限制在了生活空间给我们带来的直觉上。

事实上,搞清楚人工智能的极限在哪里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这就需要采用工程思维。

1、什么是工程思维

工程思维是一个范围比较广,含义也有点模糊的概念,为了方便理解它的含义和重要性,接下来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我们先看一看生活环境给我们的直觉是如何误导我们的,以及工程中“极限”这个概念是如何让我们突破认识的限制,比常人更快地看清楚问题的本质。

直觉和生活常识非常有用,但是有时缺乏知识的直觉会欺骗我们。

Google 过去面试产品经理的时候经常用一道经典的题目——面试的房间里能装下多少高尔夫球。这道题目怎么入手呢?胡猜是不行的,是一万,十万,还是一百万?

当然这道题倒也不难解,高尔夫球大约直径4厘米,如果我们把它们整整齐齐地像立方体那样码在一起,用眼睛估摸着房间的面积和高度,用小学数学就能解决。

比如一个面积15平米,高3米的小会议室,大约可以装70万个。那为什么 Google 考这道看似小学生也能做的数学题呢,其实目的是看面试者是根据直觉瞎猜,还是遵循一套解题的思路。Google 对产品经理的要求是,在没有数据之前不要轻易给出结论。

2、直觉

遵循一套工程思路解决问题的人,对这个问题估计出来的大致数量级不大会错。但是,如果靠直觉瞎猜,在数量级上会相差十万八千里。不过有趣的是,大部分答错的人都是猜少了而不是猜多了。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人想象不出体积这东西随着边长或者直径增加时,会增长得有多么快。

当然,在上面一类问题中,更正错误的直觉并不难,但是在有些事情上要让我们放弃掉我们从生活中获得的直觉,则是千难万难。

比如,在高速行进的火车上分别往前面和后面各打一束光,哪束光的速度快?按照我们的直觉,或者说在低速世界里的经验,一定是往前打的光更快,因为速度是叠加的。

但是,爱因斯坦说,它们是一样快的,因为光速是个常数,产生不了叠加的效果。这件事我估计即便接受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人,90%也想象不出是什么情景,他们接受这个理论,仅仅是因为相信爱因斯坦是正确的。

当然,也有不少人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要挑战爱因斯坦,我们只要翻翻媒体,每一年都能找出一大堆什么挑战相对论,超越光速的报道。

类似地,在历史上很多人试图制造出热能转换效率大于一的热机(比如蒸汽机或者内燃机),甚至是永动机,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不断提升效率,最终就能不断获得突破。

3、极限

在19世纪的时候,很多人就是这么想的。但是当时有一位工程师,叫做卡诺,他设计了一个理想的热机,然后估算出它的效率,并且给大家一个结论,世界上任何热机转化的效率都不会超过它。

极限对工程师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今天,稍微有一点经验的工程师都知道,任何产品的性能都有一个物理上无法突破的极限,这个极限并不需要等到工程上接近它的那一天到来时才知道,而是早就可以通过已有的理论直接给出。

这看上去是一件悲催的事情,一大群人在努力改进产品性能时,一个有眼光的人突然宣布了它的极限。但是,这其实是工程师们的福气,因为他们不会为不可能的事情浪费时间了。相反,只有缺乏工程思维的人才会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任何人间奇迹都是可能的”。

推翻物理学上的极限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至少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发生,因为这样要颠覆整个物理学大厦。除了物理学的极限,还有一个数学上的极限,推翻它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数学是严格建立在逻辑之上的,不是根据实验观察得到的。

比如说,你不可能在平面上画出一个三角形,让它的三个角之和大于180度。当然,很多数学的极限也不是那么明显的,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思维限制在生活的周围,是看不出来的。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看两个颇为相像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1+1/2+1/4+1/8+1/16......,不断加下去会是无穷大吗?有人觉得会,因为加的数字是无穷无尽的。其实,在数学上可以严格地证明即便无限加下去,总和也不会超过2,也就是说它有极限。这和我们的生活经验其实有点相背离了,不过还不算太难理解,因为后面的数字越加越小。

第二个问题就更加费解一点了,还是类似的加法,1+1/2+1/3+1/4+1/5......,不断加下去会有极限么?如果你按照上一个问题的思路来考虑这个问题,得到的结论应该是有一个极限,因为也是越加越小,加的数字趋近于零。如果你是这么想的,我不得不告诉你,非常遗憾,你猜错了,这个序列加下去还真是无穷大。

这两个看上去差不多的序列,凭什么一个加起来连2都不到,另一个却是无穷大?人有这样的问题很正常,因为我们生活的范围限制了我们的思维。对这两个问题正确的思考方式应该是,抛开我们生活中习惯的约束,或者说认知的约束,用一个正确的数学或者工程工具去寻找答案。

而这个工具,常常需要跳出问题本身。这就如同你看蚂蚁的爬行轨迹时,不能跟在它的后面,而要从它的上方看。所谓掌握工程思维的技巧,就是要比生活超越一个层级。

讲回到人工智能是否是万能的这件事情上,如果我们的思路是,“今天它发展这么快,在很多地方瞬间超过人类,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在所有领域超过人类”,这就是常人的思维,它虽然符合逻辑,却无法洞察未来,对未来的认识完全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如果有人再进一步推理,“将来它将产生自主意识,反过来控制人类”,这就没有逻辑根据了。

那么,如果以工程的思维考虑这个问题,应该遵循什么思路呢?

值得肯定的是机器智能在数学上和物理上是有极限的,也意味着它某些方面超越不了人类,那到底有什么极限呢?请听下回分解

本文内容由小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