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为什么被项羽打败(秦军40万打不过项羽)
导语:40万秦军为什么会被项羽击败?因为秦军中出了1个内奸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诸侯顺势并起。陈胜部将周文趁秦军主力远在边地之际,统兵数十万一举突入函谷关,逼近咸阳。
秦二世惊慌之余,听从少府章邯建议,赦免了骊山刑徒,临时组建了一支20万人的平叛大军。出人意料的是,章邯统率的刑徒军表现出超强的战斗力,很快平定张楚政权。
随后,章邯攻入楚地与项梁交战。与此同时,戍守长城的20万秦军在王离统率下,南下支援章邯。秦军用于平叛的总兵力已达40万,实力远超各地起义军。楚将宋义对此深为忧虑,他劝谏项梁说:“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
但项梁被前期的胜利冲昏头脑,对于兵力雄厚的秦军非常轻视。果然,“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
章邯军的异常表现
项梁一死,各地诸侯震恐。秦军趁势灭魏咎于临济,破赵国邯郸。秦王朝平定各处叛乱,重新统一似乎指日可待。
然而攻破邯郸后,章邯军的表现却出现极大反差。自秦二世三年十月至七月,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章邯军没有任何战绩,甚至在王离与诸侯军巨鹿大战时,章邯也没有任何实质行动。直至王离战败,章邯降楚。
章邯一直在消极避战
王离兵围巨鹿之时,章邯军则驻扎在棘原,筑甬道为王离大军提供粮草。显然,此时章邯已将王离大军推至前线,而自己则退到了战区之外。
如果章邯的做法是为了保护粮道尚可理解,但他接下来的做法却明显是在消极避战了。
据《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破釜沉舟,引兵渡河,直接与王离交战,最终王离被俘,涉间、苏角战死。章邯见王离兵败急忙退却。
而据《张耳陈余列传》记载,项羽首先攻破章邯甬道,致使王离大军缺粮,最终惨败。
这两处记载虽存在矛盾,但无论项羽是直接攻打王离,还是首先击退章邯后才与王离交战,不可否认的是,章邯始终都在避战。因为即便项羽首先击败了章邯,但其损失并不大,攻击甬道的只有2万楚兵,而后来章邯投降时兵力仍有20万,可见,他当时是有足够的实力重返战场支援王离的。
章邯消极避战是因为听到一个消息
就在巨鹿大战之际,秦王朝后方出现巨大变动。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死于赵高之手。秦二世三年,赵高继任丞相。
此时,章邯派部将司马欣回咸阳面见秦二世,但司马欣带回来的消息是:“赵高用事於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司马欣告诉章邯,无论胜败,赵高都要杀你,并力劝章邯降楚。既然输赢都要被杀,那不如避战自保。
不过司马欣很可能欺骗了章邯。证据有4:
1.就在司马欣力劝章邯降楚的同时,陈馀给章邯的劝降信中竟然也提到“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他告诉章邯,赵高“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
就算赵高确有杀章邯之意,应当是秘密进行,因为章邯手中尚握有20万大军,很会玩弄权术的赵高,岂会愚蠢到让远在赵国的陈馀都知道他要杀章邯?逼反了章邯,赵高拿什么抵御他手下的20万秦军?
2.巨鹿惨败的同时,秦将杨熊败于刘邦,秦二世下令斩杀杨熊,但对巨鹿之战中的巨大损失,秦二世并没有追究章邯的责任。可见,至少秦二世对章邯还是信任的。
3.章邯降楚后,项羽既没有让章邯统领20万旧部,也未指派亲信楚将前去统领,而是让司马欣率领章邯军,足见对其的信任。
4.最重要的一条证据,《史记》记载,项羽分封诸侯时,立司马欣为塞王,理由是“故为栎阳狱掾,尝有德於项梁”。可见,司马欣与项梁早有交情。这一点,项羽是清楚的,但章邯可能并不知情。
至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早在巨鹿之战前,司马欣就已经暗中联楚,他编造了“有功亦诛,无功亦诛”的谎言欺骗章邯,深知赵高为人的章邯自然对此深信不疑。在这一背景下,章邯有意选择避战自保。而王离显然不会想到,在自己侧后方有20万友军的情况下,项羽依然敢对他发起攻击。
可以说,正是司马欣对章邯所施加的影响,导致章邯拥兵自保,并坐视王离的20万边军覆亡。而章邯降楚不久,他统率的20万秦军也被项羽坑杀。至此,40万秦军全军覆没,秦王朝再无生力军可以平叛。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蔼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