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写的朱门酒肉臭(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所表现的意象)
导语: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不是指肉臭了,它的真正含义鲜有人知!
唐诗宋词的参差盛放,距今已经千年有余,虽然那些衣襟飘然的白衣卿相早就化为尘土飞扬,但他们所留下的瑰丽笔墨却依旧清晰,如同初生一般明耀,那些安静的纸张却能舞动出烟霞缭绕,感染读者万千!这就是文化传承,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不论古今不论地域,每个人都能从诗词中获取能量与慰藉。
唐宋的仙辞魅句我们已经继承完毕,但我们可以继承到它们的精神吗?这就要求必须保证汉字字义的延续性。因为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变化,某些汉字的本意发生了偏移,甚至变成了反意,这种现象在古诗词中尤其常见。正是由于字义的改变,诗人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幸就被后世误解!
接下来小解就为大家梳理几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名句。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李白的《静夜思》,这是最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上至白头老者下至三岁孩童无不张口即来,相信这也是大家最早背诵的唐诗。诗的头一句是"床前明月光",乍读之下李白像是坐在旅舍的床上通过窗户遥望明月,但其实这里的"床"不是指睡床,而是作"井栏"解释!
这句诗意思是说,李白置身于秋夜明月照耀下的井栏边,举头遥望明月,顿生思乡之情。原来李白没在房间畅想,而是在户外吟诗!
如果说《静夜思》是李白最著名的诗,那么杜甫的最著名诗句应该出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其中有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堪称杜甫一心为黎民苍生着想的最佳印证,但是你知道它的真正含义吗?
这句诗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富贵人家的酒肉吃不完喝不掉,都放臭了,而大马路上竟有冻死的穷人。这样的对比确实很符合诗境,但小解告诉大家,其实这只是后人的臆想之意!其实杜甫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
这里的"臭"应读作xiù,意为"香",所以整句诗全意就是:富贵人家院子里飘出酒肉的香味,而路边却有冻死的骸骨。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发起反驳,既然两种意思都解释得通,为什么要采纳后者呢?其实小解刚开始也有此疑惑,但仔细斟酌之下,小解归纳了两个理由,证明这里的"臭"应当作为"香"来解释,而并非是指臭了。
第1, 杜甫曰"朱门酒肉臭",肉臭了没什么问题,但是酒只会越沉越香,酒怎么会臭呢?臭酒的味道恐怕无人闻过吧。再者,依杜甫严谨的文学素养来看,他不太可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第2, 杜甫看到诗中描绘的这一幕时,一定是站在大街上的,只有这样他才能同时既闻到朱门气味又看到路边的冻死骨。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杜甫没进朱门,那他是如何得知是肉臭了呢?难道就没有其他可能性?
综合考量这两点,小解认为杜甫的本意应为香味。他漫步在冬夜的大街上,闻到了飘香而出的酒肉之气,然而一低头却发现路边竟有冻死之骨,心怀苍生的杜甫不禁悲愤不已,挥泪写下了这一句经典。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