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釉层发生气泡与针孔的原因有哪些区别(釉面针孔、釉泡的产生原因是)

导语:釉层发生气泡与针孔的原因有哪些?

釉层发生气泡与针孔的原因有哪些区别(釉面针孔、釉泡的产生原因是?)

釉层发生起泡和针孔的毛病,有多方面原因:①是由于坯的原因。②是釉本身的原因。③是烧成的原因。现分析如下:

①坯的原因:坯料中含有白云母、黑云母、水云母等有害杂质。这些杂质在熔融时体积显著膨胀。当含1.5%杂质时,瓷件容易起泡。坯和釉中的可溶性盐,因干燥时多集中于坯体的边缘和棱角处,而在烧成过程中,这些地方将先熔融,以致助长了气体的逸散,故制品的边缘棱角处也容易产生釉泡。可塑性粘土成型时,若冲压太快,则空气被封闭在坯体里面,形成了空隙,这些气体在高温发生膨胀而生成 气 泡。坯泥捏练不够,其中也含有空气;成型时的石膏模太干或者加热石膏模的温度过高,坯泥含水过多等。

②釉料本身的原因:釉料调和物中所含的有机物腐烂或发酵所致;贮藏釉浆时,碳酸盐分解了;施釉过急;釉层过厚;釉料粉细度过细等原因。

③烧成方面的原因:高温中粘度较大的釉容易起泡,烧成温度过低或过高,釉浆中含有可溶性盐类在烧成时会挥发并与釉成份化合而产生气泡。尤其是在烧成的四个阶段中操作不当,很容易产生起泡。

1)烘烧干燥期:窑内水蒸气太多,会使碳素沉积在坯件表面。所以,这个阶段升温要缓慢,且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使水分完全排除。

2)气化保温期:若时间太短,通风不够强,没有将碳素、有机物充分氧化,且生成的气体未能排出坯体;若氧化保温的温度过高(一般750-900℃为适当),如高出900℃,则氧化生成的CO2,CO以及硫酸盐分解产生的气体,由于坯釉部 分 玻化,以致表面封闭,因此排出很困难。

3)强还原期:火焰还原性质不够浓,没有使硫酸盐完全还原为亚硫酸盐,硫酸盐分解不完全。而当它在高温条件下再分解时,则产生的气体就排不出去了,因而产生气泡。

CaSO4在1325℃才大量分解,但这时釉已玻化,故产生气泡:

CaSO4在1210~1325℃→CaO+SO3↑

当还原为CaSO4时,在1000℃左右,即分解,产生的气体能畅通无阻地排出。若还原期开始温度高,也会产生气泡。

氧化铁含量高的釉,若煅烧不当,特别容易产生气泡。原因是 2Fe2O3==4FeO+O₂这一平衡很容易打破,故对气氛和温度很敏感。在1300℃温度范围内,0.1%的Fe2O3能够析出占整个原料体积30%的氧气。坯体内有如此大量的气体,当然毫无疑义会引起气泡。

4)玻化开始时期:若此时温度骤然上升,会使瓷件玻化太快,以致封闭碳素而不易排出,促成高温起泡。在大火阶段,窑内因某种原因降低了温度而又突然升高时,往往因此形成釉泡。

窑内生匣钵装的太多,或者生匣钵内装有坯件,因窑内水蒸气多,碳素容易沉积,烧成的产品也很容易发生气泡。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