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儿童口腔常见问题(儿童口腔问题的危害)

导语:宝妈必知的儿童口腔问题误区

儿童口腔常见问题(儿童口腔问题的危害)

日常清洁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没长牙时要天天用纱布清洁口腔。

没长牙时的宝宝属于新生儿。新生儿口腔不需特别清洗,唾液可起到天然的口腔清洗作用。生活中很多家长会用纱布蘸水给宝宝擦拭口腔黏膜,以为这种护理方式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殊不知新生儿的口腔黏膜非常细嫩,稍不留意,纱布就会损伤宝宝稚嫩的口腔黏膜,而且是肉眼看不到的损伤。细菌、霉菌随着侵入繁殖,会引起霉菌性口腔炎。

误区二:乳牙不需要刷。

乳牙不仅是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期咀嚼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正常恒牙列的形成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刚刚萌出的乳牙,其表面的硬组织发育还不完善,矿化程度较低,此时幼儿的食物多是又软又黏的,这给致龋细菌的大量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容易使牙齿患龋病。

误区三:孩子可以自己刷牙,大人不必管。

在孩子熟练之前,刷牙是需要在家长辅助下完成的精细活动。毕竟,婴幼儿时期,孩子行为能力有限,对刷牙的方法要点也不太知道。因此,家长须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任孩子自由发挥。

误区四:孩子每天刷牙,就不会长蛀牙。

很多生蛀牙的孩子都每天刷牙,但他们刷牙的质量有问题。是不是每天早晚两次刷牙?有些家长只督促孩子晨起刷牙,晚上临睡前的那次却由于种种原因省略了。其实,保持长时间睡眠状态下的口腔清洁,对防龋病来说更重要。孩子是否做到每个牙、每个牙面都认认真真地刷到了?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监督孩子刷牙的时间(约3分钟),不能由着孩子随便刷两下就完事。

误区五:泡沫多的牙膏是好牙膏。

泡沫会使刷下的脏东西悬浮,不再与牙齿接触。但泡沫 多会影响摩擦剂的作用,降低清洁能力。儿童刷牙不熟练,容易引起误吞,引起不适。

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马牙与鹅口疮都是疾病。

马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婴儿出生后4-6周,家长会发现婴儿口腔上颚中线两侧出现一些白色球状颗粒,齿龈边缘也可能存在,这是乳牙牙胚在发育过程中,牙板破碎后没有被吸收而增生角化导致。可自行消失,切忌擦拭、挑割。

鹅口疮则是随着细菌、霉菌侵入繁殖,引起霉菌性口腔炎,霉菌在受损的黏膜上繁殖生长,出现一片片的白斑,通常在牙龈周围形成,形似奶瓣。用棉签擦拭后有红斑为鹅口疮,没有则是奶瓣。

误区二:乳牙萌出晚是因为缺钙。

一般情况下婴儿六个月出牙,但出牙时间和速度存在差异性,与遗传有关。第一颗牙从出生后4个月到15-18个月,2-3岁会出齐20颗牙。

误区三:乳牙不用护理,长得不好也没关系。

很多家长认为乳牙反正也是要换掉的,好不好都没关系,殊不知乳牙的情况会影响到恒牙乃至骨骼的发育异常。如果乳牙有很严重的虫牙,导致成人牙长出来的就是带着虫牙长出来的,而成人牙的牙胚是长在乳牙胚的下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牙的牙胚和乳牙牙胚离得越来越近,细菌就会沿着坏的严重的乳牙的牙根接触到成人牙的牙胚,使得成人牙在没长出来之前就被细菌侵蚀了。如果乳牙过早脱落,导致新生的恒牙过早萌出时,孩子的牙齿就会长得东倒西歪,引起畸形。

误区四:含奶瓶入睡。

奶瓶可以对宝宝起到安抚作用,但当孩子“奶睡”的时候,最后一口奶并没有吞咽,口腔浸泡在牛奶中,而有的宝宝喝的奶瓶里面装的是含糖量很高的配方奶。口腔内的致龋菌利用奶液里的糖产酸,经过一整夜的时间,牙面会被腐蚀,会导致牙齿一片一片的脱矿,然后变成龋坏。而睡眠时唾液的分泌减少,口腔自净能力会降低。另外宝贝边喝奶边睡觉还容易引起吸呛。因此,不要让宝宝养成边喝奶边睡觉的习惯,睡前喝完奶,家长一定要对宝宝的口腔进行清洁,不能让口腔内残余的乳汁过夜。

误区五:宝宝出牙期间出现不适是正常的,顺其自然就好。

如果家长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不加理会,往往会影响宝宝的食欲、情绪,甚至是健康,进而其生长发育,后果可能难以预料。 因此,当宝宝出牙期间表现不适时,家长需及时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宝宝总是流口水,家长要特别注意保持他的口腔卫生,勤帮他抹嘴或换围嘴、洗衣手;宝宝出牙期间喜欢啃手指,可以将消毒过的含量有液体的牙胶放入冰箱内冷冻后给宝宝咬,或是拿磨牙棒给宝宝磨牙;发现宝宝牙龈肿胀,角摸时感觉坚实,说明宝宝正在长牙,但如果牙龈出现红肿或蓝色,则可能是发炎或其他异常,须及时就医。

误区六:牙齿有问题才需要进行口腔检查。

婴幼儿第一次口腔检查应在第一颗牙齿萌出后,最迟在一岁前,之后需要每3-6个月会进行一次口腔检查。通过口腔检查,可以了解孩子是否存在不良的喂养习惯,是否存在早期的口腔病损,牙齿的表面没有明显改变,家长很难自己发现。如果不定期检查,龋齿往往发展到晚期,有明显的症状时才会被发现,但这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误区七:长了蛀牙不要紧,晚点看也行。

早点发现蛀牙,早点治疗,蛀牙上面的小洞不会自己慢慢愈合,等到了一定的程度再治疗会比较麻烦,小朋友不配合,家长也会很焦虑,所以有蛀牙一定要帮他及时看牙医。

误区八:只有糖吃多了,才会有蛀牙。

糖吃多了容易患蛀牙,是正确的,但吃糖的方式、频率、种类也有关系。此外,除了糖,其他饮食也会影响牙齿的健康,比如碳酸饮料、水果、奶制品、加工食品(花生酱、果冻三明治、番茄酱、沙拉酱等)。孩子的饮食中糖类、淀粉的含量过高会升高牙齿患龋风险。对孩子而言的健康饮食包括以下主要食物:水果、蔬菜、谷物、肉类、豆类、牛奶。

误区九:矫正牙齿只是为了美观。

矫正牙齿,不仅仅只是为了美观。牙齿畸形会使刷牙难度增加。拥挤错位的牙齿由于不易自洁,故好发龋病、牙周炎症,同时常因牙齿错位而造成牙周的损害。

误区十:门牙萌出后出现间隙没关系

儿童6-8岁被称为“丑小鸭阶段”,这时萌出的两个门牙之间会有一两毫米左右的间隙是正常现象,日后随其它邻牙萌出,其间隙会慢慢关闭。若邻牙萌出后仍有较大间隙,则需要进行矫治。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思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