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
如果看一个人的人品(看一个人的人品怎么看)
导语:看一个人的人品,往往这一点就够了……
古人云:百善之首,以孝为先。
古时在选用人才时,很看重一个人是否孝顺父母,因为这是考验一个人品德的第一步。
汉朝时期实行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举孝廉”,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荐之人,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
汉末时期,群雄并起,英雄逐鹿,但在推举和考量人才时,依然提及“侍母至孝”这一条,并作为选用人才的一条准则。
《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中,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时,这样评价他:
“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早年丧父,事母至孝。其家极富,尝散财以济贫乏。瑜为居巢长之时,将数百人过临淮,因乏粮,闻鲁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因往求助。
肃即指一囷相赠,其慷慨如此。平生好击剑骑射,寓居曲阿。祖母亡,还葬东城。其友刘子扬欲约彼往巢湖投郑宝,肃尚踌躇未往。今主公可速召之。”
鲁肃投奔孙权之后,孙权非常器重他,即使终日谈论,也不觉得疲倦。
后来,鲁肃又向孙权推荐一人,他这样评价此人:
“此人博学多才,事母至孝;覆姓诸葛,名瑾,字子瑜,琅琊南阳人也。”
孙权听了鲁肃的建议,拜诸葛瑾为上宾。
“事母至孝”仅在这一篇张中就被提及了两次,且都是选拔人才时提到的,可见古人在用人上看中的是“德才兼备”。
就连曹操在铜雀台前横槊赋诗时也曾这样总结自己:
“孤本愚陋,始举孝廉。后值天下大乱,筑精舍于谯东五十里,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不意朝廷徵孤为典军校尉,遂更其意,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
有一句这样说:“对待父母的态度,能看出一个人最真实的人品。”虽说不能百分之百准确,但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个人的大致一般相差不会太多。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