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铜钱有多少铜含金银的传承(古铜钱一共有多少种)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中国古代铜钱有多少铜?含金银的传说是否是真的?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中国古代铜钱有多少铜?含金银的传承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自从秦朝使用半两钱开始,至民国改用机制币为止,中国使用铜钱作为货币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那么各朝各代的铜钱含铜量如何?哪个朝代最实在呢?且看下文分析。
各个朝代铜钱的铜矿来源、冶炼技术以及铸钱工艺不一造成了铜钱的化学成分的差异。铜钱除了铜以外的主要化学成分包含铅、锡、铁、锌等,确实还伴有极其微量的金、银等贵金属。
从中国两千多年的铜钱铸造史来看,铜钱的含铜量总体上是呈逐步下滑的趋势,王朝末期铸钱的含铜量最低,大量掺铅、锌降低铸钱成本。高的含铜85%,比如汉代初铸五铢钱、新莽钱币;低的含铜50%甚至更低,比如明末的崇祯、清中后期制钱。
秦汉普遍含铜80%以上,新莽制钱最佳
秦半两含铜约75%,锡15%,铅10%左右,部分劣质钱含铜量降到60%,铅含量高达25%-30%。
汉五铢含铜量80%左右,汉末下滑到70%以下,锡含量2%-3%,其余为铅。
新莽铜钱含铜量85%左右,末期下滑到80%,锡含量3%-4%,其余为铅。
唐开元通宝初铸含铜80%
唐代铸造量最大的开元通宝,安史之乱前铜含量75%-80%左右,安史之乱后含铜量最低可达55%,锡含量6-7%,其余为铅。
北宋含铜62%,南宋55%
北宋铜钱铸造量达到中国历史的最高峰,铜含量平均62%,部分含铜高的也不超过70%,锡含量10%-12%,其余为铅。
南宋由于国力衰退等因素,铸钱质量明显劣于北宋,掺铅较多,铜含量下降到55%。
元钱含铜75%
元代主要采用纸钞,铜钱铸造量较少,含铜量平均75%。
明初青铜钱含铜72%,中期70%,末期黄铜钱含铜60%
明代铸钱较少,却见证了中国古代铜钱由青铜转为黄铜的历史过程。明初至弘治年间为青铜钱,含铜72%,锡6%-8%,其余为铅,几无锌。
弘治至万历初年,含铜70%,锡4%-5%,锌15%,其余为铅。
明末制钱,含铜60%(崇祯末年更低),锌35%,锡1%,其余为铅。
清初含铜65%,中后期55%
清代铸钱大都为黄铜钱。清初至雍正年间,含铜65%,锌30%。
乾隆年起,银贱铜贵,锌铅比例增加,制钱含铜约55%,锌35%,铅3%-5%。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中国古代铜钱有多少铜?含金银的传说是否是真的?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