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底层小人物到底是如何看穿这一切的呢(底层小人物的悲哀)

导语:底层小人物,到底是如何看穿这一切的?

这是今天读的书《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

读到朱元璋已经称帝了,他的当朝丞相现在是胡惟庸。

胡惟庸在职期间,贪赃枉法,排挤任何不站他队的人,甚至还敢不经过上司朱元璋的批准,私下截留下属的奏章,自行主张官员的升降、处决犯人等等。

按照正常的思路,这种犯上的作死行为,老朱一定会砍掉他的脑袋吧?

然而,这一次,朱元璋对他的犯上行为没有任何表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没看见,并且长达七年之久。

话说,七年之痒吗? 养到七年才动手!

朱元璋真不像是第一次当皇帝呀!

从胡惟庸的角度来看,人一旦掌握更多权利,得到更多便利,越要摒弃浮躁,越要克制贪念,一点点蝇头小利的积累可能换来大祸。

显然,虽然从小放牛好似没读过多少书的朱元璋还真是将帝王之术学了个明白。

对于潜力股,也就是以后会超过你的人,一定要在他微小不能和你对抗的时候消灭他。

而对于你随时都可以消灭他的人,一定要先容忍他,等他小错不断地累积,让他犯更大的错误,然后再处置他,这样还会显得你仁至义尽,显得那个人活该。

这就是左传首篇《郑伯克段于鄢》的另一个解读视角:放纵、捧杀可以使一个人从内里开始败坏,最后被轻而易举的打败。

这很高明,想除掉一个人时,先放大他的贪念,欲望,然后再顺应人心除之。

这样不仅能达到目的,而且还提升自己的名声利益。

马克思大女儿燕妮曾问历史学家维特克:“您能用简明的语言,把人类历史浓缩在一本小册子里吗?“

维特克说:“只要四句德国谚语就够了:

1、上帝让谁灭亡,总是先让他膨胀;

2、时间是筛子,蕞终会淘去一切沉渣;

3、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茂盛;

4、暗透了,更能看得见星光。”

还有近年红透半个影视的宫斗剧,包括《甄嬛传》里的乌拉那拉氏,华妃、《知否》明兰等等,哪一个都没能省下“捧杀”手段,这一招,个个使得是炉火纯青。

《甄嬛传》就不必说了,后宫里的女人,特别是有主角光环的那几个女人,哪一个不是个中高手,啧啧啧!

《知否》里著名的捧杀是小秦夫人对顾廷烨的教养,在众人面前,秦氏对继子是爱之深,教之切,哪怕是顾迁烨在外打架闯祸,她也是很大度地轻拿轻放。

如果被老侯爷知道了,小秦氏又深明大义在旁假劝,而且开头必定是先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怪自己没教育好孩子。

老爷一听,更是火上浇油,看看,夫人多好,就怪这浑小子不争气啊!重重地打,加倍地打!

这样,顾廷烨以为父亲不被自己的父亲所爱,老侯爷呢,他在小秦氏的布局下,恨铁不成钢,认为儿子天生顽劣,孺子不可教也,两父子离心,走得越来越极端,他们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

然而,顾廷烨是个有脑子的人,他打架归打架,平时还是读书的(所以,大家还是要多读书啊)

当他读书读到左传之《郑伯克段于鄢》,他就明白了小秦氏的所在所为。

历史上著名的郑庄公,一直不为其母亲所喜爱,他的弟弟也仗着母亲的溺爱,向他提出和种不合理的要求,而郑庄公总是满足他,直到最后,他的弟弟企图谋反,郑庄公才出兵将之灭掉。

小秦氏之于他,就像郑庄公之于其弟弟。

顾廷烨看清了府里的一切,包括上上下下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他的及时醒悟,让他不再相信任何人,表面上,他还是一惯的纨绔子弟,但私下开始用功读书,决定靠自己的实力立足。

貌似对待喜欢的人也同样适用,喜欢一个人,你大可以把她宠上天,让别人无法忍受她的乖张,娇气,她也离不开你的好。

网上还有些小段子,“舔狗们”天天给女朋友送好吃的,不惜把女朋友从S码喂到XXL码,为啥?

这样,其他男人就不会看他女朋友啦,她就成为他自己一个人的心头好,谁也抢不走啦!

是不是就是将欲取之, 必先与之的道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姬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