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与文化》第四篇结言怎么写(《民族与文化》第四篇结言内容)
导语:《民族与文化》第四篇结言
下篇中国历史演进与文化传统
第四章中国历史演进大势
人类古文化根源于四地区,巴比伦,埃及,印度及中国。只有广大的中国社会绵长五千余年历史传统,全由中国自己在主演。论其体系之大,包容之广,延长之久,与中国历史想把,目前只有一部欧洲史。中国史如繁华般由生根发脉而老干直上,而枝叶繁茂,群花烂漫。欧洲史则如一幅百纳刺绣,一块块地拼缀。再在上面绣出各种花草虫鱼。历史如此,文化亦然,中国文化重在其内部生命力之一气贯通。欧洲文化则是多方面之组织而成,中国文化是一体的,欧洲文化则是多元的。
一秦以前之中国
秦以前之中国历史演进,至少已有两千到三千年。中国文化生命,在此时期中,已茁壮成长。其主要代表人物则为周公与孔子,此下中国政治与社会之大理想,由周公创始。学术与思想之大体系,由孔子建立,因此周公,孔子为此中国两千多年之楷模。所谓政治与社会之大理想,主要在“礼”与“乐”。所谓学术与思想之大体系,主要在人心之“仁”,与夫可以推行于天下万世之“道”。礼乐之内心精神便是仁和道,仁道之外施规模便是礼与乐。周公开始把散步在当时中国大地各地,种姓不同,风尚相别的各个社会融凝合一。而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新王朝。其依仗便是礼乐精神。孔子把周公的一切具体设施推阐说明,要义在本原于人人各自具有之内心之仁,而随时随地随宜推广,以形成为一种可以普遍适用于天下万世。人类全体之道。同时周公,孔子之私人人格修养及其实际性生活上,又建立了中国历史此下所谓“士”这一流品之最高的楷模。
二汉唐时代之中国
中国历史之伟大成就。首要在其大一统理想之实现。周公西周时代创建。乃一种封建政治之一统。秦汉以后所改进完成者,乃为一种郡县政治之一统。封建政治是一种贵族分治。郡县政治则为一种士人合治。
士之养成在教育。士之登进在选举。当时的教育制度,分公私两轨并进,其一,社会私家讲学,开门授徒;其二,政府自县,道,郡国学向上集中,到中央临时制诏选举。由于政府奖励学术,选拔贤俊集合到政府,实际掌握政权,而各地民主利弊,社会意见,可以随时呈现于政府,而具体表现在一切行政措施上,此乃由社会管制着政府。全国教育,幼学阶段主要教材为《孝经》与《论语》。成学阶段主要是教材为五经。中国社会凭此建国规模,而形成两汉制治平与隆盛。东汉以下,士族兴起,同时老庄思想渐盛,当时的士,则已无大仁大勇来负担国家民族的使命,来追求国家民族的大理想。先是统一政府崩溃,继之五胡之乱,而形成南北朝对立,显为中国历史之中衰期。后来印度教传人,掌握了人生最高理想之领导权。两汉政府精神及其一切机构组织,并未完成崩溃,还是大体存在。则士族门第仍能敬宗恤族,孰睦孝弟,仍是各有其一套传统体法,依然不失为儒家精神之遗存。两传统,而终能再造隋唐统一,以及唐代之全盛。此时人生最高理想之领导,还在佛教。人生则分成了两截,一是终极的愿望,清净涅槃;一面是当生之实务,权势声名。唐代人心比较积极开放而进取,国力扶摇直上。社会富国家强。
三宋以下之中国
宋人之最努力者,在复兴儒学,又恢复了以往最高领导全体人生之思想大传统。因于隋唐考试制度之蝉续,而门第失势。自宋以下,则成为白屋寒儒之天下。此后一千年中国文化仍得传统勿辍,实为宋人功劳。蒙古人入主,中国社会几乎全部受其震撼,幸而南宋偏安时期所辛苦达于完成之新儒学,传入北方,为中国社会普遍注射新精力。明代光复了中国民族之政权自主,当时教育与考试则几乎全依于朱子一家言,朱子《四书集注》,七百年来,家家户户背诵,成为中国社会之人人必读之书。明代国运光昌,堪比汉,唐鼎足而立。满洲人入主,而晚明诸大儒藏精掩菜,灵光不磨,此下三百年,仍是一番淋漓元气,暗中主宰。自宋以来,此一千年之中国史,较之汉唐乃及先秦,终于不脱一弱象。而士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乃及政治地位,亦较以往为弱。此一千年来,士之精神所在,亦重在与佛家教义争心性之微,争宇宙之奥,而于人群治平大业则不免置之为次图。
四近代中国及其前瞻
正值西力东渐,国人内厌清政之腐败,外强敌之侵入,于是有变法维新之举。辛亥以后,上层政治变了,下层社会亦跟着变了。晚清科举废止,民国以来,西方民主宪政之新的选举法,实际未能在中国推行。如何选贤能使政府与社会脱钩,新秩序没有建立,一切纷乱,在此时期过渡。全国思想之最高领导及其安定中心,已不在国内之国运。少数留学生,不了解国情,群思本其所学国外者来尽变国内之故常。晚清末叶,主要心向,在模仿德国与日本。民国刚刚开始,主要流行在追英美。由于政治革命转移到社会革命与文化革命。破坏旧的,人尽同意。一谈到建设新的,则意见各异。各有理想,各有图案,造成近代中国,多破坏少建设。近代中国,虽长期挣扎,而苦难重重。好望终渺。中国必有其前途,鼓励共同之信心与勇气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深根宁极,有其不可消散,磨灭之潜力势力之存在。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楠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