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忆江南美在哪里用横线画出来(忆江南什么的美好风光)

导语:填一阙《忆江南》词,写出江南的山美水美人情美

说到《忆江南》这个词牌,就让喜欢填词的朋友,想到了江南的青山绿水、画舫歌女,或许禁不住就会词兴大发,直要填出一首新词才肯罢休。

而《忆江南》这个词牌确实是这样改过来的。其实这个词牌起初不是这个名字,而叫《谢秋娘》。据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这个词牌是唐人李德裕为纪念亡妓谢秋娘创制的,本名《谢秋娘》。后来因为白居易的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这么一个名句而改名为《忆江南》,并被大部分词人沿用至今。又因白居易这首词中有“江南好”一句,故又有人把这个词牌改名为《江南好》。还因为刘禹锡词中有“春去也,多谢洛城人”一句,故又名《春去也》;因温庭筠词中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故又名《望江南》;因皇甫松词中有“闲梦江南梅熟日”一句,故又名《梦江南》。改来改去,改了很多名字,但大家一比较,都没有《忆江南》这个名字让人回味,因此填词的人习惯上都以这个词牌为标准名称。

​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我们知道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又叫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几式,只好给每种格式起一个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但这些格式都是从同一个格式衍生出来的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不过是人们的叫法不同而已。而《忆江南》词牌有这么多别名,就属于后一种情况。

《忆江南》词牌开始时是单调,就是全词只有一片。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中间两个七言句,要形成对仗,这是沿用至今的正体。北宋时开始有了双调,实际上不过是按照单调的格律多写一个下片而已,但只能算作变体。

基本格式为: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予以说明。我们先看以正体填写的《忆江南》词,这里选了刘禹锡和白居易的词作来予以说明。

例一、刘禹锡写的《忆江南词二首》。第一首全词为:“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第二首全词为:“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两首词分别为五句,都是第二、四、五句押同一韵部的平声韵,是较为规范的写法。

例二、白居易写的《忆江南》三首, 原文为: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

比较三首词的格律,我们会发现《忆江南》词的一个规律,也就是《忆江南》词的作法。该词每首一般首句为三字句。第二句为仄起平韵的五字句,句法上二下三。第三句为仄起仄收的七字句,第一、第三字平仄可不拘。第四句为平起平韵的七字句。而第五句的句法与第二句相同,故第一字可平可仄。三、四两句的句法与平起式七律的颔联完全相同,而且均应写成对仗。白居易填的三首《忆江南》完全体现了上述规律,正因为如此,历代词家大都把《忆江南》的这种词格当作正体。

​再看《忆江南》词牌的变体。宋人苏轼写了一首《忆江南·超然台作》。全词为:“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比较这首词上下片的格律,我们会发现苏轼只不过把单调《忆江南》的词格用了两次而已。这就是《忆江南》词变体的写法。

以上我所讲的关于《忆江南》词的有关知识,全都是来自我的教学讲义中的部分内容,算不上大师,也没有冒充。如果有朋友认为这些内容不能为填词起一些提示性的作用,也不用故作高深或嗤之以鼻。我面对的是爱好填词的朋友,那些学问渊博的或者不肯与人为善的人,你或许还是不要进入我们这个圈子,我要对你说,请你走远一点。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舻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