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磷促氮是什么原因(磷促进植物什么作用)
导语:以磷促氮,改善水质,事半功倍
我国现有耕地1亿公顷, 约6千多万公顷缺磷,其中3千多万公顷严重缺磷,特别在南方红壤土和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 土壤含P2O5仅为0.04 -0.13%。
而这些地区是我国水产养殖集聚区, 水中有效磷含量均较低。
根据这些地区多年水质分析表明, 在水产养殖主要生长季节, 池水的有效氮极高, 而有效磷普遍较低, 有效磷已成为池塘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不论何种养殖类型, 池水有效磷的变化主要与水温以及由水温引起的生物新陈代谢强度有关。
有效磷的年变化为春、 秋两季高,夏季(7 -8月)低。另外有效磷的含量还与养殖类型有关。
由于精养池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效氮,而严重缺乏有效磷。此时施用磷肥,可以调节有效氮与有效磷之间的比例。
据测定,浮游植物需要的水中常见营养元素组成的比例是:碳∶氮∶磷=41∶7.2∶1,即浮游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需耗41毫克碳、7.2毫克氮和1毫克磷,才能生长100毫克的细胞物质(干重)。
水中营养盐类只有达到这个比例,才是平衡的、合理的。如果水中营养盐类的组成比例失调,就应该针对水中所缺乏的营养盐类,选择某种肥料,用施肥的方法加以补充,以调节水中营养盐类组成,保持水中营养盐类平衡。
这就为池塘的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施用磷肥促进氮肥的利用,改善水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是粗养池或瘦水池塘,池水的有效氮和有效磷均很低,无机氮肥和磷肥应同时施用。
一般情况下七八月份高温季节,养殖人员担心施磷肥后会造成藻类过多,水色浓,容易引起鱼类浮头而停止施磷肥; 致使高温季节形成磷的低谷,有效磷下降至20微克/升以下,此阶段浮游植物量也随之明显下降。
水产研究社认为,高温季节仍应坚持施用磷肥,但可采用勤施少施,适当加大水量的方法改善水质。
这是因为由于投饵量大,鱼虾蟹摄入量大, 粪便残饵多,其有效氮高,进而导致氨氮亚盐超标, 而有效磷低,有效氮和有效磷之间的比值增大。
这里推荐大家补充磷肥的时候用过磷酸钙,尤其液体的更易被吸收,并且在补充磷元素的时候可以补充钙,进一步防治虾蟹脱壳不遂。
1千克过磷酸钙即磷酸二氢钙(过磷酸钙含P2O5 18%~20%)相当于猪圈肥80~100千克。
当有效氮和有效磷比值不断扩大时,适当补充磷酸二氢钙后,池水有效磷含量迅速增加,其增值一般可保持15天以上( 均在30微克/升以上),充分增加的磷可以按比例搭配多余的氮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
但是不补充磷元素,多余的氮就不被吸收,水体中的氨态氮在水中受 pH 和水温的制约,一部分形成离子态铵供浮游植物利用,另一部分则形成分子态氨,达到一定浓度时会抑制鱼虾蟹及其它生物的生长,量多时甚至引起中毒死亡。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养殖池中,池水的有效磷极易被淤泥等胶体物质所吸附而沉积变成迟效肥料。
施入池塘的磷在4天内约有90%被淤泥所吸附,淤泥对磷有着极大的吸附力。0.4克干淤泥在30分钟内可吸收到50微克的磷。
此外,磷又极易与钙、 镁( 当水中 pH 呈碱性时)和铝、 铁(水中pH呈酸性时)化合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
只有池水pH 在6.5 -7.5之间,有效磷在水中才能维持较高的含量,而一般精养池 pH 均为7.5 -8.5。
鉴于上述原因,造成了精养池总磷高,有效磷低的困境。据测定,水中有效磷仅为池塘总磷的 0.2%。
所以我们在补充磷肥的时候最好先测下水体ph值,ph太高的话适当泼洒有机酸降下ph值在补充磷肥,这样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实际养殖过程中可根据有机氮肥和无机磷肥相结合的施肥原则。
采取抓两头(春秋两季水温低时施有机氮肥)、带中间(夏季水温高时施无机磷肥)、重施基肥(早春施的基肥占全年有机氮肥总量的70~78%)、巧施磷肥(在5~9 月,在每隔15 天施磷酸二氢钾,在晴天中午喷洒在池水表层)的施肥方法,达到增施磷肥、以磷促氮、改善水质、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的目的。
本文内容由小薇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