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乾隆是清朝衰败的原因(乾隆王朝如何)

导语:乾隆皇帝是怎么见证清朝由盛转衰的?

清军入关以后,康熙平定三藩,雍正设立军机处,一直到乾隆皇帝时期天下盛世。康熙和雍正为以后的盛世奠定了基础,乾隆皇帝的运气很好,接手了正当盛年的大清,国泰民安,粮仓充盈,百姓们都安居乐业,也没有大型战乱。很多人都认为康熙和雍正对清朝的贡献最大,而乾隆皇帝只负责游玩享乐,但其实乾隆对清朝的贡献也不小,他在位六十年,仅次于康熙皇帝执政六十一年,这漫长的执政期间,乾隆的作为让清朝得以持续繁荣。

第一,自幼聪颖,被当作储君培养

乾隆也就是弘历,是雍正的儿子,也是康熙的孙子。弘历自幼就很聪明,过目成诵,深得康熙的喜爱,于是康熙便把弘历带在自己身边抚养。雍正继位是经历过九子夺嫡的,在这场争储斗争中,弘历也为雍正提供了优势,使得雍正处于有利地位。雍正继位后也有意培养弘历,将他视为储君。

弘历虽然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但几位兄长先后去世,最终只有弘时是长子,弘历实际排在第二,弘时开蒙早但是生性放纵,行事不严谨,所以并不受雍正喜爱。弘历虽然开蒙晚,九岁才入学读书,但是弘历天资聪慧,进步速度很快,所以更受喜爱。雍正决定将弘历列为储君,又不想惹出纷争,便将密旨藏在了乾清宫“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雍正去世后,内侍取出了密旨,弘历继位即乾隆。

第二,继位后延续父亲的政策

乾隆的为政之道和父亲雍正有很大区别,雍正严苛,而乾隆仁政、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取“宽严相济”之道,免除了一些赋税,同时对于大臣官员也十分宽容。乾隆的“仁”缓解了雍正时期留下的尖锐问题,不仅对年羹尧和隆科多等问题进行了妥善处理,还释放了因为延误军机而被判处死刑的傅尔丹和岳钟琪。乾隆继承发展了雍正时期的有益政策,纠正了失误政策,才使得清朝达到全盛。他的仁政也收获了百姓的好口碑,乾隆的美名传遍各地,甚至已经传播到了海外。

第三,社会空前繁荣

在乾隆的统治下,清朝人口激增,全国各地的农商业都飞速发展,整个社会都空前繁荣。他不仅是一位颇具政治才干的仁君,还是一位十分喜爱艺术的文学家。乾隆一生创作过四万多首诗歌,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他对文学的热爱是不容置疑的,平均每天要写一两首诗,能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更说明了当时的清朝社会环境清明,经济基础雄厚。后来乾隆还主持修订了《四库全书》,这本书的编订工作规模庞大,耗费了数十年才完成,乾隆的先见之明使得许多古典文献能够流传至今。

第四,盛极转衰

然而极盛便会转衰,乾隆中年后,逐渐奢靡,他不仅重用贪官和珅,还六下江南,大肆挥霍,兴修土木,在乾隆八十大寿时更是“京师巨典繁荣”,如此挥霍,最终导致国库空虚,由盛转衰。乾隆的奢靡,政治腐败,导致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贪婪之风,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乾隆虽然有意整治,却并没有起到作用,最终农民们被逼入绝境,乾隆末期爆发了不少农民起义。

乾隆六十年时,为了不超过康熙皇帝六十一年的执政时间,便举行了归政大典,自立为太上皇,并改为嘉庆元年,但实际上宫中大小事依然由乾隆掌管,三年后乾隆逝世,嘉庆才得以亲政。乾隆以仁政使得清朝空前繁荣,国力昌盛,但又因为不能克己而日渐奢靡,最终使得清朝达到顶峰转而急速衰落。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