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父亲参与教养的意义(父亲参与教养概念)

导语:父亲教养投入和父子依恋关系在子女人格发展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文|小鱼

编辑|知文

01

大学生抑郁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处于心理成熟关键期的大学生群体常常需要独立面对生活中的众多压力事件,若处理不当便容易陷入阈下抑郁状态。

以往研究发现,来自父亲的教养投入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父子依恋关系和子女自身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个体处理抑郁情绪。

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除了繁重的学业压力,复杂的人际交往压力,高学历人才的增多还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虽然大学生在年龄上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标准,但是年龄上的成熟并不代表大学生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心理状态和能力。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负性事件,若缺乏强大的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和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大学生便容易陷入阈下抑郁状态。

阈下抑郁

阈下抑郁主要指个体表现出抑郁症的症状,但是并不符合临床上对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陷入阈下抑郁状态后若不及时调整,那么便有可能发展为抑郁症,对个体的学业、生活以及个人成长发展带来极大的障碍。

在临床上,抑郁症的治疗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具有较高的复发性,因此治疗抑郁症最好的方式就是预防,但这不仅对个体的自我调控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还需要个体的社会情感支持系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02

家庭往往是大部分人最依赖的社会支持系统之一,并且也会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也是对儿童影响较为深刻的环境,子女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首先发生在家庭中的。

儿童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和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容易接受环境影响和教育的时期。家庭对儿童的作用,不仅在于其所提供的生活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不良的教养方式会使子女形成不良的人格特征,为未来出现一系列内化、外化问题提供人格基础。

父母教养过程中的不适当行为,如过度严格和拒绝否定等将会造成个体较低的自我效能感、低自尊,而自我效能感中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就是与情绪调节能力紧密联系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对父亲研究的增多,这一角色的独特教养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近几十年,研究者们对于父亲参与子女教养的兴趣一直在提高,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父亲教养投入和父子依恋在子女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为了解大学生群体在父亲教养投入、父子依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阈下抑郁方面的总体状况,探究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并探明父子依恋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父亲教养投入和大学生阈下抑郁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对此进行探究。

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大学生子女报告的父亲教养投入状况,探索中国父亲在教养投入各维度的表现,以及父亲教养投入、父子依恋、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阈下抑郁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父子依恋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阈下抑郁中的作用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另一方面,有助于证明父亲在子女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未来父母,特别是父亲改善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提供依据。

虽然传统的父亲形象和社会性别分工观念仍在影响着每一个家庭,但在社会呼吁以及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下,父亲能够认识到自身在子女养育中的独特作用,和母亲一起承担起养育子女的任务和责任。

03

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情绪活动与交往行为的理论,不同于以往,家庭系统理论认为整个家庭是一个情绪单位,每个家庭成员在其中都是与其他个体相互关联的要素。

理论起源于心理治疗中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观察。早期有心理治疗师在治疗期间与患者家人进行沟通交流。在不断接触中,他逐渐发现患者病情与其家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家庭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巨大有机整体。

该理论认为当一个家庭成员功能失调或完全丧失时,家庭模式便会失衡,没有一个家庭成员可以在此波及中幸免。

虽然相较于以往心理治疗具有一定先进性,但是任何理论的提出都会受到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早期家庭系统理论就曾受到过女性主义组织的指责,因为理论仍然倾向于将孩子的问题归因到母亲身上,而理论也确实未给予父亲足够的关注。

这与当时的家庭性别分工和性别角色定义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类的生殖生理决定了社会组织的形式。

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形成了现今大部分家庭中父亲扮演“经济来源和规则制定者”,母亲扮演“温暖的照顾者和情感支持者”这一“男主外,女主内”的局面,并且这一现象具有跨文化一致性。

但在理论问世后不久,女性主义组织对家庭系统理论的批评引起了家庭心理治疗界的思考:子女发展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究竟是来自母亲养育的失误,还是父亲的缺失与不足?

父亲教养投入

过去父母教养研究更多关注母亲的养育作用,对于父亲更多是关注其经济支持、对家庭的保护以及道德榜样作用,随着80年代女性运动的兴起与影响的增强,传统的家庭养育与男女分工观念逐渐转变。

家庭中部分女性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工作和个人提高中,父亲也将更多目光投向对子女的养育。

一系列的社会事件和思想变革不但重塑了女性和母亲的角色期望,也重塑了男性和父亲的角色期望。

父亲教养投入的概念与结构

父亲教养投入又被称为“父亲参与教养”,国内研究者将概念引入后进行了本土化修订,形成了更加贴合本国文化背景的概念与结构。

过去许多理论观点一直认为父亲在子女养育中的作用是非常小的,最多也只是间接作用,但是有研究者却持反对意见,认为父亲和母亲在子女的教养中均存在重要且独特的作用,研究人员将结构划分为三部分,即互动性、可及性和责任性。

这一结构为广大研究者所接受和使用,并且随着研究发展不断催生出更多的分类。还有研究者将父亲参与教养投入划分为九个维度,分别是训练和教导责任感、学业鼓励、提供基本需求和经济支持、支持母亲、陪伴子女聊天、表达鼓励和喜爱、子女自我发展和未来实现、鼓励阅读并提供作业帮助、关注子女日常生活,从更加丰富的角度细致划分了父亲教养投入的结构,也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04

国内研究者认为父亲教养投入是指父亲在教养儿童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参与,依据本国文化背景对三个维度的原定义进行了修正界定。

其中互动性指父亲直接参与照顾和教育孩子;可及性指父子未发生直接互动,但当孩子需要时父亲能够注意并做出回应;责任性指父亲为了孩子的发展而做的准备、积累、规划和支持等活动。

父亲教养投入的对象是子女,但是在对教养投入进行量化时所使用的问卷多为父亲自评,父亲在作答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社会赞许效应影响。

排除子女年龄较小无法作答这一原因,有研究者开始探索父亲自我报告的教养投入是否与父亲实际的投入有差异。

有研究者认为,比起直接以时间来衡量教养投入,子女对父母投入水平的感知高低更重要,这种观点认为父母对子女的长期影响并不直接由父母的行为决定,而是由子女对父母行为长期感知的结果决定。

研究者为了能够从更“成熟”的年轻人角度收集对父亲教养投入的感知评分,采用青少年评价感知到的教养投入能够更加针对性地发现父母在教养方面的问题,并且消除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

通过通过改变项目提问对象,将问卷修改为由子女报告父亲教养投入程度,以期有效避免在问卷施测时部分父母将教养投入行为等同于一般性教养行为的影响,从子女的角度获得更加准确的评价。

本文内容由小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