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多个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多个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影响怎么建立模型)

导语:多个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影响(SPSS:协方差分析)

协方差分析解决的问题:多个自变量(包括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对一个因变量(连续数据)的影响。自变量中的连续变量被作为协变量加以(控制变量)。

协方差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非处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准确的获得处理因素的影响。

协方差分析的条件:除了满足一般的方差分析条件外,还需要满足。

协方差分析是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合。

分析步骤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平行性检验

自变量与协变量的交互作用:P>0.05,满足平行性检验,满足协方差分析的条件;P≤0.05,不满足平行性检验,不满足协方差分析的条件。

第二部分:协方差分析

案例:

运动干预对高血压人群的治疗效果研究

实验设计(简化版):选取54名高血压人群,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健身走、广场舞、太极拳运动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实验前、实验后测试安静收缩压,差值形成变量。已经统计检验过,实验前三组的收缩压基础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分析思路说明:考虑到年龄可能对血压下降程度有较大影响,而年龄又是连续变量,因此把作为。在研究运动干预对血压影响的同时,排除协变量的影响,使结果更加准确。协方差分析就是用于解决类似问题的。

自变量:锻炼项目

协变量:年龄

因变量:血压下降。

1 部分数据

图1

2 平行性检验

这是协方差分析的一个重要条件。意思是:各组的协变量与因变量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且斜率基本相同。也就是回归直线近似平行。

可以先做一个散点图,初步探索平行性。

图2 散点图

根据图2,三条回归直线近似平行,可以尝试采用协方差分析。

SPSS步骤:

1)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

图3

2)为;为;为。

图4

3)点击。

图5

4)点击,然后把因子与协变量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都选到列表(默认是没有交互作用的)。点击。

5)返回后,点。下面是结果。

图6

组别与年龄的交互作用,P=0.770>0.05,说明交互作用不显著。也就是满足平行性检验。

因为交互作用不显著,可以精简模型。把交互作用剔除,再做协方差分析。

3 协方差分析

1)图4状态点击,把和的交互作用取消。点击。

图7

2)回到图4后,点击,如下图勾选。点击,返回后,点击查看结果。

图8

4 SPSS结果

1)方差齐性检验结果

图 9

P=0.462>0.05,方差齐性。满足了协方差分析的另一个条件。

2)方差分析表

图10

组别P=0.019<0.05,说明三种运动干预方式对血压下降的效果不同。

年龄P=0.000<0.05,说明年龄的确对血压下降程度产生了影响。排除这部分影响后,使运动干预对血压的影响结果更加准确。

图11

结合图11均值可知。结果:降压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HIIT、持续有氧、核心训练。(当然,如果结合后面的成对比较统计结果进一步做出判断会更加合适,篇幅原因,不再展开。)

5 请一定要往下看

如果不考虑这个协变量对因变量(血压下降)的影响,结果会怎样?

1)为;为。其他全默认。直接点击。

图12

2)方差分析表

图13

组别P=0.133>0.05,说明三种运动干预方式对血压下降的效果相同。

由此可见,不考虑协变量时得出了与前面完全相反的结果。

这提示我们:科学研究中选择准确统计方法的重要性,方法一旦选错,我们将无法追求科学真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心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