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那么人道是什么呢(人道是什么天道是什么)
导语:天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那么人道是什么呢?
我们常听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常听到人们说天道,如果说天道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那人道是什么呢?
一、”道“是什么天道和人道都是由”道“产生的,这个”道“就是《道德经》上的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
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老子为了说明这个抽象的概念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又做了阐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寞兮,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是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了,独立存在而不改变,反复运行不衰败,老子就给它取名叫大道,所以”道“可以叫做”大道“。下面我们就用”大道“来表示”道“,来区分天道和人道。
二、天道和人道分别是什么?《清净静》上说: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天地是由大道所生,所以天道也是大道的一部分,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也是大道的一部分。
1.上文的重点在于”降本流末,而生万物“,天效法大道,而成天道,天道又生出属于它自己的万物,上至日月星辰的运行和消亡,黑洞等,下至原子,电子,磁体,密度,燃点等,这些东西都是自然而然存在的,人类只能发现他们,而不能发明他们,所以可以把天道解释为万物存在和运行的规律。
2。人道作为大道的一部分,自然和天道一样会生出属于自己的万物,《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道是减少多余的来补给不足的,但人道却是减少不足的去奉养有余的。这就可以看出天道和人道的区别:天道无欲无私,所以把多余的东西补给不足的,人道重欲有私,所以有了就想多,多了就想更多,更多了就想永远拥有,结果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能留住曾经拥有的私欲所得物(财富,土地等)
所以《道德经》说: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
天地能长久存在的原因是它们不为自己而存在。
所以可以把人道解释为以满足欲望为基础制定的规则。请注意!这里说的欲望是个中性词。
欲望有生理上的需求,也有精神上的需求。比如为了吃到更美味的食物而发明的多样的烹饪手法;为了节约时间发明的交通工具等;为了探索宇宙的秘密发明的航天工具等。
但是当欲望过度滋长后,有些人的行为就变成了占有他人财富或者掠夺不属于自己的物质,为了平衡这样欲望的滋长,各种法律法规,行规就应运而生了。
三、怎么行人道怎么行人道可以参考道教的作为,因为《道德经》被道教作为总经之首,是总则的地位。道教认为人都是有欲望的,若想修行成仙,就要去欲,但是去欲无法一蹴而就,那么就先寡欲吧。
《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彩缤纷的颜色让人眼花缭乱,多过的音调让人听不清,过多的滋味让人不能分辨,骑马打猎让人疯狂,珍贵的东西让人行为不轨。所以圣人只求不饿,不追求享受。
这就是寡欲了.所以《道德经》八十一章说: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是寡欲的精髓所在:而不争夺,不过分追求,不攀比炫耀,一定要”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
所以人道要行得好,全在寡欲两个字上。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琪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