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清朝包衣是什么指(清朝时期的包衣是什么意思)

导语:正史极少提清朝包衣制度,解剖演变过程没想到它竟是内务府的起源

1644-1912年依次分析清朝关键节点!

让你的清史库存不再是碎片化的!

持续更新,欢迎关注!

摘要:万万没想到,一种制度能演化这么远!

包衣从何而来

我一直以为的包衣奴才,指的是大家奴仆的后代,长大后接着给东家当奴仆。因为从小就吃东家的用东家的穿东家的,所以叫包衣奴才。但真正的包衣奴才完全跟这个不搭边,因为包衣本就不是一个汉语,更谈不上顾名思义,所以上述纯属个人臆想。1642年,在满洲八旗建立8年之后,汉军八旗建立。往前倒腾12年,1630年,汉军八旗的基本雏形已经成形。往前再倒腾10年,1620年代末,归顺满清的汉人才逐渐参加战斗,正因为如此,才有后来汉军八旗的最终建立。那要问了,1631年前,女真人攻势最凶的那几十年,投降或者归附满清的汉人哪去了?这就要提到了非常著名但是又很难见于正史的包衣制度。

早期包衣

包衣是一句满语booi,指的就是“家里的”,所以这是一个满族人才会有的词语,包衣制度也是满族人创立的。早期的“包衣”指的就是私家奴仆,在主子家从事卑贱的工作,洒扫庭除等等。包衣跟八旗一样,一朝为包衣,世代为包衣。以至于后期包衣演化很多代之后,有的包衣比主子混的还好,但是见了主子依旧矮三分。包衣的来源很广,主要是战场上的俘虏,什么汉族、蒙古族、朝鲜族都难逃厄运。还有满族人本身犯罪的相关人员,或者因为家庭实在贫困、实在活不起自愿为奴的人,都是包衣的来源。包衣制度比八旗建立的时间还要早点,但是史料记载却并不够丰富。

1601年,随着八旗的建立,女真人内部发生了分化,包衣们也拖家带口的跟着各自的主子。这些包衣在旗人的耕地上服劳役,混得好的可以管管事情,很少被派上战场,所以在1615年前,包衣制度还算稳定。但是满人的宏图大业要扩张,松散的包衣制度不符合当朝权力的要求,集中化管理这些包衣的思想架构逐渐浮出水面。因为这些俘虏、归降的人都是重要的社会财富,任意分配给满人主子当私家奴仆,太浪费。

1618年,努尔哈赤对汉人的进攻越来越猛烈,在1618年-1621年先后攻下了沈阳、辽阳、抚顺三大城市。这几场战役打得空前惨烈,被俘虏的汉人也越来越多,用脚指头想就知道俘虏的日子是不好过的。因为这一年,努尔哈赤下达圣旨,所有的俘虏,不准脱光他的衣服,不准奸淫妇女,不准拆散人家夫妻。皇帝为了安抚汉人的反抗情绪都亲自下达这样的圣旨,可见此种现象持续已久。1626年,给国家的税种里面,有一个名目将男奴、马、牛、驴、羊归为同一类,可见满族人蓄奴思想由来已久。满族既是侵略扩张的游牧部落,也是从事刀耕火种的农耕文明。地盘越来越大,这些奴隶就转成为了劳动力。之所以满清不被很多汉人喜欢,就是因为满清的奴役思想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即便如此,分析满族起家以及包衣制度的演化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初步演化成汉军

随着汉人俘虏越来越多,1615-1620年间,模仿满族八旗制度,将这些包衣也弄成了旗的形式。将包衣组织为佐领和参领,归旗主管理。包衣有了组织形态,皇权方便掌控的目的也就达到了。1620年后,女真人的攻势丝毫不减,招降的汉人也越来越多,如果仍旧以简单的奴役思想统治他们,势必造成政局不稳。所以这之后,归降汉人也能参加战斗了。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参加战斗是一种荣誉。像早期的英国,只有贵族能参加战斗,平民是没资格参与战斗的,奴隶就更别想了。所以此时这些汉人能参加战斗,表明满清至少在身份上是平等对待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汉人俘虏都可以进入满洲八旗或者汉军,像李永芳、佟养性(后来的佟佳氏,隆科多先祖)这类明朝的达官贵人,公开投降满清,满清肯定对他们优待,加官封爵。而普通的汉人俘虏虽然大多数都加入了汉军,但是仍有少数汉人沦为满人的包衣。

三场战役下来,列册为奴的“尼堪姓氏”共计813人,尼堪就是满语汉族的意思。也就是说有记录的,沦为包衣的汉人,沈阳531人,辽阳83人,抚顺66人。这些人被分配到不同的旗中当包衣,有些人很荣幸在上三旗当差成为皇帝的奴仆,有些人到了下五旗当差成为亲王的奴仆。正是这种经历,包衣的地位逐渐剧烈分化,开始有了高低差别。有的包衣可能随着主子的失势,连人带钱全部被充公的情况也是有的。有的包衣就比较幸运,其中著名代表就是曹寅的高祖曹锡远,正是此间成为了正白旗的包衣,反而成就了日后曹家诺大的家业,以及为没落后曹雪芹的红楼提供了丰满的素材。包衣制度接着演化主要指的就是这批幸运的皇帝的包衣,它也成就了满清独具一格的内务府。

演化渗入官僚体系

明代后期宦官专权严重,清朝皇帝看的很清楚,明朝的腐朽败亡就是太监们惹的祸。所以在任用宦官上,皇帝特别小心。满清很多制度是沿袭明朝的,但太监们管事的二十四衙门直接撤掉不用,改设内务府。以皇室家奴——上三旗里的包衣——代替了太监的各项执事,专门替皇帝办差。包衣昂邦(按班,家里的总管)成为了内务府大臣,上三旗的包衣也成为了内务府三旗,有别于其他的旗人,此时的包衣们风头正劲。虽然1653年太监势力重新抬头,甚至废掉了内务府,另建“十三衙门”。但是到了1661年顺治驾崩,内务府又复立。顺治皇帝遗诏,表达对任用太监的悔意。

此后的内务府包衣又恢复往日荣光,虽然是奴才,但是在皇帝身边,有大把机会从事皇帝的机密事宜,运气再好点弄个差事,那是风光无限。之所以包衣会走上历史舞台,是因为满清入关其实满人是不自信的。虽然军事力量强大,但是文化照汉族差老远,语言不通,没有办法驾驭偌大的帝国。一般的汉官又不能信任,太监又受制度的约束,皇帝只能信任世代为奴的汉人包衣。因为这批包衣已经更替好几代了,汉人血统,但是又精通满汉文化,完全依附于皇权,对皇帝绝对忠诚,在内务府任职再适合不过。

再往后演化,皇帝的包衣逐渐在宫中担任侍卫,甚至最后演化到渗入各省官僚体系中当差。而这些包衣通过皇帝或者亲王的口子,很多没有任何功名外放出去,避开了六部的管道。这就厉害了,这些包衣就像皇帝放出去的卫星,越过了官僚系统,对朝局进行精准的把控。满清开国的前100年,任职知州、知县的包衣有75人,知府24人,京城各部、外放的巡抚、各类布政使、道台、织造、盐政等官位都有包衣的身影。但极重的官位几乎不会让包衣去干,毕竟皇帝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尽管如此,这些包衣的作用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它是为数不多的皇帝能够接通这个社会底层的重要通道。像曹雪芹的爷爷曹寅,那在江宁织造的任上,就是给康熙搞情报的。反馈民情,留心江南汉人对满清统治的反抗情绪,甚至米价的涨幅,都是要写在小纸条上给皇帝定时汇报的。乾隆之后,包衣的势力开始衰落,但跟八旗一样,包衣制度也硬挺挺的活到了满清的最后一刻,深入人心。

博弈的平衡点

包衣制度是满清起家时候一种奴役思想,尤其演化到后期皇帝身边的包衣成为满清封建社会的畸形产物。它是各种权力、抉择博弈的平衡点,在内被皇权统治、压迫,在外又耀武扬威、压迫别人。他们身份低微,却又直达天听。他们内部却又地位悬殊,有的包衣可以成为皇亲国戚,像康熙的妃子,乾隆的妃子都有包衣出身的。整个家族都享受无比荣华富贵,比大官巨卿毫不逊色。但有的又因为皇权更替而走下坡路,像曹家的破败就是典型的代表。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由小彤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