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创作古诗词经常用到的古代乐律知识有哪些(创作古诗词经常用到的古代乐律知识有)

导语:创作古诗词经常用到的古代乐律知识

点击右上红色[关注]按钮,变成白色[已关注]即可,精彩无限!

创作古诗词经常用到的古代乐律知识

古代乐律是指音乐律吕。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往往提到宫调和曲调以及乐器等名称。

如《诗经•商颂•那》:“鞉鼓渊渊,嚖嚖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鞉音桃,是小鼓。嚖音慧,指小声。渊渊、嚖嚖都是象声词。磬是乐器,在奏乐中起指挥作用。

又如《孟子•梁惠王》:“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招即韶,是舞乐名。说即悦。徵、角即徵调、角调。角音诀,徵音支。

又如《楚辞•招魂》:“竽瑟狂会,搷鸣鼓些。…吴歈蔡讴,奏大吕些。”竽、瑟都是乐器。搷音田,是击。歈音于,是歌。讴音欧,也是歌。大吕是十二律名。

又如欧阳修《秋声赋》“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声是五音名。夷则是十二律名。五音配方位是五方,夷则配十二月,所用皆为专有名词,如果不掌握这些乐律知识,就弄不清楚诗词的真意。

古代乐律和今天的新乐理不一样。

自《史记》开始有律书,以后各代正史以及通典、通志、通考几乎都有乐律专题,材料太多。但不外分这几类:一是乐律,二是历代乐史,三是乐器,四是乐曲调名和曲谱,五是乐府诗分类。其中以乐律为中心。如果不了解乐律,什么乐器曲调,都弄不明白。

1.历代乐律通考

《史记•律书》是中国最早总结乐律的文章。只是记录简单,只说“钟律调于上古”,并列出五音:宫、商、角、徵、羽。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音ruí]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音亦)、应钟。并且乐律与星象十二宫、十母(天干)、十二子(地支)、五行等融合在一起。也记载十二律配十二月。

《吕氏春秋》:黄帝命伶伦铸十二钟五音。

《礼记•月令》:角(东、木、春),徽(南、火、夏),宫(中、土、季夏),商(西、金、秋),羽(北、水、冬)。

《史记》“律数”说:九九八十一为宫,三分去一五十四以为徴,三分益一七十二以为商。同时说明律管的长度。……黄钟长八寸七分二,宫。大吕长七寸五分三分一,宫。太簇长七寸七分二,角。……。

一律一管,管有长短,所以声分高低。

到《汉书•历律志》在乐律上稍有增加。细分十二律为阳六为律,阴六为吕。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为阳六律,其余是阴六吕。

除五音十二律外,另有八音:土曰埙(音薰),匏曰笙,皮曰鼓,竹曰管,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柷(音祝)。这是乐器的分类。

五声、十二律、八音,最早见于《尚书•舜典》,但只说:“声依永,律和声”。

到《周礼•春官宗伯下》才大做文章。从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乐师掌国学之政,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太族,…;阴声:大吕,应钟,…。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微、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音袍)、竹。再分述各种乐师的职掌乐器。

这部《周礼•春官宗伯下》,应是后人冒先人之名而作。司马迁未看到,所以《史记》上没有有引。还说黄帝使伶伦到昆仑山去选竹节制十二筩(音同)以听凤的鸣声,定十二律,称“律本”。这是当初用竹管来定律的。

据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简报(1972.9文物出版社出版)就有十二律管,竹质,最短10.2厘米,最长的17.65厘米,孔径约0.65厘米,每管墨书十二律名。这是用竹定律之证。

《周礼注疏》说:先郑(指郑众)说阳律以竹,阴律以铜;后郑(指郑玄)说都用铜管。郑众、郑玄二人都是东汉人。但十二律名有黄钟、夹钟、林钟等钟,不是铜管,而是铜钟,是铜编钟。北京历史博物馆有战国楚墓出土编钟大小有十三个是铜质,声分高低。最后就用丝弦来定律。

《礼记•月令》注疏又引东汉蔡邕候气吹灰之说。说十二律应十二月,把十二律管中装了些葭(音加,芦葭灰),分五方斜放着,到哪一月则相应律管的灰就因节气风而被吹出,变成空管。意欲证明十二律与五方十二月的时空相应。这是汉人的阴阳五行学说。

到唐代杜佑作《通典》就基本上整理清楚了。他在《乐典》中分三章,第一二章讲历代沿革,第三章就专讲乐理,只分十二律、五声、八音、十二律旋相为宫、十二律相生法。宋代郑樵《通志•乐略》内容也相似。

2.五音新解

五音:宫、商、角(音决)、徵(音支)、羽。

《尔雅•释乐》说:“宫谓之重,商谓之敏,角谓之经,徵谓之迭,羽谓之柳”。宫音近似古代工音,商音近似古代上音,角近似古代六音,徵近似古代尺音,羽近似古代五音。

《楚辞•大招》“四上竞气,极声变只(音资,语气助词)”。可知工尺名:合四上尺工凡六五乙,来源极古。

明清后由西洋传入新歌谱音符名:1do、2re、3mi、4fa、5sol、61a、7ti。本只五音:1、2、3、5、6、或5、6、1、2、3。加变徵4变宫7成七音。

五音就可谱曲歌唱,再加二音成七音,音符丰富变化,正是风琴上一组音,成为基本音符。再加低一组高一组,复杂多变,美妙动听。

其实,春秋时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美妙动听而三月不知肉味,可能韶乐就是七音,而非五音,只是没有相关记载而已。

至于一字包数音拍、数音符,所谓的曼声行腔,这是后代才有的。

为什么必以五音为主,为什么叫变徵变宫,为什么叫阳律阴吕十二律?过去的律书乐略上都没有说清楚。今天和风琴一对照就全明白了。

五音七音十二律与风琴对照图​

五音1、2、3、5、6 或5、6、1、2、3、都是全音。4在5徵前为半徵4,7在1宫前为变宫7。七音划为一组,十二律,二半音合为一音。在前半音者是六阳律,在后半音者为六阴吕。十二律、六阳律、六阴吕,完备齐整。

但一般谱曲之音为五音,不整齐,3至5,隔二半音,音程长短不一。

谱曲之音至于七音:三个1、2、3、在前半音,四个4、5、6、7、在后半音,音阶高低不匀更不整齐。

谱曲之音错综变化,符合辩证法。

3.谈谈十二律

十二律是古人用律管(长短管)吹出由低到高的十二个音阶。

竖吹如箫,横吹如笛(篴)。笛又称羌笛,是西部羌族人所创。但笛太简单,横开六孔,六孔全闭为一音,成七音。用力轻重可勉强吹出高一组低一组。

由于笛的六孔不能移动,所以不能换调,调是歌声音高的起点,一般自由定调,常见小工调,即今D调。如换调,吹出音即不正。

风琴有黑白键,一个高一个,定为五音七音,可分半音全音。风琴黑白键七音定调:F、G、A、B、C、D、E。这是简单的七调。

十二律旋相为宫。按风琴严格定调,黑白键共十二律,每律是一调,称十二宫,每宫七音,都可换次起调,称调,就成八十四宫调。但实际上不全用十二律,只用七律七音。所谓八十四宫调,按七音只得七七四十九,实际只用九宫(五宫四调)。可见乐理与实践有出入。

正常声波颤动频率每秒在十六以下,人就听不到,高于二万以上人也听不到了。从律管高低上本可由最低听不到至最高听不到可分为数十级,再划为若干组,十二律为一组。这是严组。再根据应用的分为七音,这是简组。

十二律每律可作音的起点,唱1do,即十二律旋相为宫;但应用的只有七音,七音每音可作起点;普通只分七调。严格分十二律,可分八十四宫调;七音可分七十四宫调;但实际上不会全用。十二律中包括七音。十二律称宫,其余七十二称调。都有宫名调名,如黄钟宫,大石调,小石调等。

隋唐燕乐只用二十八宫调(七宫、二十一调);南宋词曲只用七宫十二调;元北曲只有六宫十二调;明清南曲只有五宫八调,常用的只五宫四调,统称九宫,九宫谱。

十二律相生法。这是说十二律为一组,可以扩大为高一组、更高一组,低一组、更低一组。其实根据人的歌喉高低音阶很有限,一般在C调上,即不高不低。十二律七音的第一音do,高一组生出ⅰ,低一组是1,所以叫十二律相生。

注:关注【昌图牧歌】,领略无限精彩!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