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治水名句堵不如疏(堵水不如疏水的成语)

导语:这座水利工程,贯彻“堵不如疏”原理,护佑一地成为“天府之国”

“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马可.波罗游记》描绘的盛景便是元代成都平原的繁荣富饶景象,而成就这番景象的便是一座千年前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虎踞龙盘,巧夺天工

与如今繁荣富饶的成都不同,千年之前巴蜀土地虽然肥沃,但百姓流离失所,非旱即涝。涛涛岷江,犹如天降之水,自西而东,肆虐蜀地。百姓深受旱涝之害,民不聊生。

於蜀,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馀则用溉騑,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这段《史记》记载了驯服“恶龙”岷江的奇才李冰,秦昭王为治理蜀地水患,大胆启用擅长水利的李冰出任蜀郡太守。李冰终其一生修建了庞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不仅解决了岷江水患,而且引用岷江水系灌溉蜀地,成就了蜀地上千年“天府之国”的美誉。那么都江堰究竟是怎样做到“驯服”岷江的呢?

想了解都江堰,要先了解岷江。《水经注》:“岷山即渎山,水曰渎水,又谓之汶阜,即陇山之南首也,故称陇蜀。”岷江起源在甘肃境内高山,流入川蜀,中途有许多高山峻岭,水流湍急,所以造成蜀地多洪灾的现象。治理蜀地洪灾,分流岷江,势在必行。

岷江湍急,天降之水

精通水利治理的李冰,观察岷江之后,为湍急的岷江震撼之余,确立了“堵不如疏”的治水方略,整个都江堰建设也以疏通岷江为目标。整个都江堰建设构想是:引流岷江,形成内外江。内江水引流,灌溉治理旱灾;外江水分流之后,汛期再难成洪灾。以疏代堵,避免湍急的岷江难以建坝的同时,利用岷江水灌溉治旱。

都江堰构造图

岷江与东部成都平原中间有崇山阻隔,导致汛期岷江涝蜀西,旱蜀东。李冰第一步便是打通东部山脉,采用火烧岩石,人工开掘的方法,历时八年凿通了山脉。李冰把岷江通往东部山脉人造渠道的关口命为“宝瓶口”,可东部多山,地势高,岷江水难以通过山道流到东部平原。

为了解决岷江水东流困难的问题,李冰决定修建江中水坝,使岷江分流为内外江。调节内江水流量,形成足够的冲击力,顺利通过东部山脉流入平原,便于灌溉农田,这座江内堤坝被名为“金刚堤”。金刚堤修建并不顺利,在当时的工程局限条件之下,如何在湍急的岷江修建内堤困扰了李冰。直到一次李冰看到河边洗衣的妇人,在放衣服的竹篮里放几块石头,防止水流冲走竹篮。李冰大受启发,让人们扎许多大竹笼,中间装满鹅卵石,成功铸成了内堤。装满石头的竹笼可以使水流通过,有效减少冲击力的同时,分化了江水,降低了施工难度,岷江自此一分为二。

分流、引流成功之后,江水河沙堵集这一难题又摆在了李冰面前。李冰决定修建人字堤,江水通道修成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汹涌的岷江水将大量泥沙由内河带入外河。分流江水泥沙的一段堤坝,渐渐堆积,定期人工运送沙石解决内河泥沙堵集的难题,那段分隔泥沙的堤坝被命名为“飞沙堰”。

引流分流,以疏代堵

岷江水经过“金刚堤”的顶端“鱼嘴”,分流为内外江;内江水经“宝瓶口”流入东部平原,造就了“天府之国”;“飞沙堰”解决泥沙堵集,一步步构成了完整的都江堰水系。都江堰合理引流岷江,在出去水患的同时,利用江水灌溉平原,可谓是“道法自然”的典范之作。

陈运和作《都江堰》诗:“灌溉了良田,灌溉了古诗,灌溉了民族,灌溉了历史。”对都江堰做出了极高的评价,不过都江堰用成就上千年的“天府之国”,证明了自己的独到功效。巍巍的都江堰,是成都平原的造就者;巴蜀的明信片;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参考资料:

《水经注》

《史记.河渠书》

《马可.波罗游记》

《都江堰文献集成》

本文内容由小馨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