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严世蕃胡宗宪(胡宗宪为何不揭穿严嵩)

导语:严世蕃吃醋了!胡宗宪上奏疏避开罗龙文,是背叛恩师严嵩找退路?

《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中,胡宗宪通过杭州知府马宁远带着淳安知县和建德知县堵堤、踏苗等强制暴力手段推行“改稻为桑”,进而逼出有“通倭”嫌疑的齐大柱等“反民”,越发意识到了“改稻为桑”若按照严世蕃等人方式进行的话,最坏的结果就是“无田则失民,失民则危国”。

所以胡宗宪顶着压力向朝廷上急奏,希望通过朝廷督促邻省给浙江调粮,这样虽然“改稻为桑”会进行得慢一些,但好歹不会逼浙江的农民造反,毕竟浙江还有倭寇这个巨大的隐患,如果再加上农民造反,不仅浙江会乱、百姓遭殃,胡宗宪这个主管浙江军务的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必然也会被降罪。

胡宗宪为什么不把奏疏发往通政司?

历史中明朝地方官员上奏疏首先要先送到通政司。通政司收到奏疏,先拆封再多写完副本后将章奏重新封好,递入内廷的文书房留待转呈,文书房记簿后送至司礼监,司礼监再上呈给皇帝,皇帝批览后发司礼监交内阁拟票,内阁的拟票再送至文书房转呈至司礼监,司礼监再将内阁拟票送至皇帝面前,皇帝批红后按原路发至文书房,交六科发出。

也就是说,胡宗宪这封急奏本应先被送到通政司,由通政司拆封誊抄副本,这样作为通政司通政使的罗龙文就知道了奏疏内容,罗龙文与严世蕃更为亲密,也是借“改稻为桑”进行土地兼并大肆敛财的祸首之一。而胡宗宪不希望自己的恩师严嵩被严世蕃罗龙文等人连累,所以直接把奏疏送到了内阁,就是希望严嵩能先看到奏疏,不被严世蕃等人“蒙蔽”,以作出合理的应对之策。

严世蕃为什么会对胡宗宪上奏疏的行为而暴跳如雷?

1、胡宗宪的奏疏会阻碍严党一派进行土地兼并的进程

“改稻为桑”看似是由严嵩提议、嘉靖拍板同意的为大明财政“开源”的“好国策”,但很显然私底下严世蕃早就打算好了既要借“改稻为桑”弥补他们之前造成的亏空,又要土地兼并大肆敛财。

剧中严世蕃这么对严嵩说:“爹,当时就是因为国库空了,宫里的用度又那么大,才想的这个法子。这个时候要是不咬牙挺住,国库还是空的,不用人家来倒我们,我们自己就倒了。”罗龙文也说:“当初定这个国策就是为了舒缓危势。浙江的桑田只能让那些丝绸大户改,才能一年多有几百万银子的进项。”也就是说,如果“改稻为桑”不能尽快推行的话,就产不了丝绸卖不了钱,卖不出钱就补不了国库的亏空,补不了亏空就有了清流“倒严”的理由。

2、认为胡宗宪忘恩负义有抛弃父亲找退路的嫌疑

在严世蕃看来,胡宗宪能走到封疆大吏这个位置,是离不开自己父亲以及严党的支持的,而现在胡宗宪放缓“改稻为桑”就是阻碍了“丝绸大户买农户田”(土地兼并)的进程,这就是对严党对父亲严嵩的背叛。

而且胡宗宪在谭纶撺掇之下上奏疏,还有巴结谭纶背后的裕王找退路的嫌疑。严世蕃向严嵩抱怨:“这封奏疏摆明了是讨裕王他们的好!”

3、严世蕃在严嵩面前吃了胡宗宪的醋

胡宗宪不让自己的奏疏走通政司进内阁进司礼监这条路子,反而直接递进内阁,在严世蕃看来,这是胡宗宪避开自己避开父亲严嵩的表现“这封奏疏摆明了是讨裕王他们的好!东西都摆到您老眼前了,您老还护他的短”,结果老父严嵩不仅不对胡宗宪的做法有意见,反而还占在胡宗宪的角度为其说好话。

严嵩:“胡汝贞应该不是那样的人。”“(他)也只能这样做。谭纶不去,他好干;谭纶去了,背后就是裕王,裕王背后就是皇上,替我想,他也不能毫无顾忌。”

本文内容由小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