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的)
导语:教育的终极目的
漫步了《柏拉图的学院》,感受了“以耕种生命、培育生命为教育重心,学习如何关怀与守护城邦为教育使命”的浓郁学院风后,我将去往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花园学校。今天我们共读的内容《花园:人之为人》一书的——《伊壁鸠鲁的花园学校》。
“幸福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精神的无纷扰”,这是伊壁鸠鲁关于幸福的定义,定义虽不全面,但多少能让部分人知道怎么去追求幸福。通过今天的共读,我们就能可以理解伊壁鸠鲁关于“幸福的定义”的来源,对教育的领悟来自耕种,他的教育观念也自然地能触及到生命。
公园前306年,希腊地区被黑暗笼照。时年三十的伊壁鸠鲁,自已出钱建了一所可以避免雅典城体育视察官监督的学校,这所学校就成了历史上第一所“学术自由”的学校,后被人们称为花园学校。
01.认识生命在今天看来,伊壁鸠鲁的花园学校就是耕读方式的一所学院 。伊壁鸠鲁的学生们要自给自足,春播夏种,享用自己亲手栽培的果蔬。在深耕细作中,从植树种菜中,他们获得了一种教育,懂得了大自然的规则,自然的荣枯交替,正彰显了生命的规律:生命,所有形式的生命,固有一死,人的灵魂与盛衰的草木共有同一命运。这就是伊壁鸠鲁的花园学校给学生们上的最重要的一课,同时也强化了伊壁鸠鲁学说的基本信念:正如花园有待于耕种,人的灵魂也期待德性、精神与心智的培养,即“自我修养”是伊壁鸠鲁式教育中最基本的要素。
02.教育的终极目的以及如何实现伊壁鸠鲁式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臻达智慧或正义,而是臻至幸福。伊壁鸠鲁认为幸福是一种心境,也就是“平和的心境”或“灵魂的安宁”。而这一切要依靠悉心培养才能形成。培养需以下从几个方面。
首先要对事物本质有正确的认识。花园揭示了荣枯的关联,揭示着死亡并非生命的终止,而是生命的完成与实现。生命,终有一死,灵与肉同生同死。
其次是快乐。快乐无关乎欲望,快乐在于对个人与社会性美德的培养。人不但要自我有社会美德,还要致力帮助社会塑造美德。
获得友谊。获得友谊、维护友情需要远见、思虑和自我改善,只有在自己身上培养起某些品性,才能受人欢迎,才能让交情的品质得到提升。这与儒家思想的“德不孤必有邻”也是非常吻合的。
人要有自我培养温厚儒雅的品质,要对他人有体恤之心。
要有耐心、希望与感恩。只为当前活着的人注定要承受无尽的焦虑,为眼下时刻无法挽留、不断化为乌有而担惊受怕,人不能有及时行乐的思想,人要活在希望之中。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
耐心意味着平和地接受生活所给予的一切,也安详地认可生活未曾给予的一切。希望是面向将来的应有姿态,正如感恩是面向以往的姿态。
灵魂深处的不知感激,才驱使人永不知足地贪婪。
昔日的幸福令人心存感激,感恩之情始终是当前幸福的一处泉源,因而也成了来日幸福的一种保证。
伊壁鸠鲁式的幸福中,感恩是最本质的要素,它是在有条不紊、持之以恒的自我修养中养成的。
03.当今教育的思考伊壁鸠鲁自始至终把自己的义务看作对人性的义务。他的花园学校抱负朴素,关注生命,关注灵魂, 关注幸福。
一位日本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
泰戈尔指出:“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美好的“善根”。
而今社会,我们的教育是不断地追逐,从不能输在起跑线开始,不断地追逐,为了高分、好成绩,学生们一个又一个培训机构的辗转,学校、家长与孩子本身越来越忽视关注生命本身的幸福、快乐,我们也越来越背离了教育最朴质的目的。
一同收获阅读之乐,一同碰撞思想的火花;品好书,悟人生,我的品读期待你的指点。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快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