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东北神仙怎么做好吃(东北地方神仙)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东北人离不开的“神仙炉”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东北神仙怎么做好吃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东北神仙怎么做好吃(东北地方神仙)

“神仙炉”就是炕火盆,意即有了它,东北人的冬天就会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对炕火盆都不陌生,差不多家家有,至少我们村家家都有。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家都翻盖了新房,红砖青瓦,玻璃窗,还按上了“土锅炉”,烧煤取暖,炕火盆儿才渐渐少了,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但炕火盆留给那一代人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炕火盆儿最初是用泥土制作的,后来才有了公销社卖的生铁浇铸的。农村因为穷,怕花钱,大多使用自家制作的泥火盆儿。炕火盆儿制作并不复杂,材料包括黄泥土和麻刀。黄泥土就是村子南边黄土坎子上挖来的,土质细腻,没有砂石;麻刀不是“刀”,是抹墙时掺在泥土里的麻绳碎絮,作用是增强黄泥的连结性能,防止断裂。麻刀可以到供销社去买,也可以用废弃的麻绳,剁碎后,用细木条反复抽打成碎絮状即可。每年秋收前后,就要准备做炕火盆了。先是挖来黄土,然后用水充分浸泡,通常要浸泡一夜,这样小土块才能均匀化开,就像醒面一样,“醒”好的黄土泥细腻而有韧性,最好用。接着放入适量的麻刀,放多放少就是凭经验,多了不结实,少了强度不够,容易开裂。将掺入麻刀的黄土泥反复揉揣,待二者浑然一体,就可以做炕火盆了。找一个大小适中的瓦盆或搪瓷盆,倒扣在木板上,盆上面洒上一层草木灰,把醒好的黄泥简单拍成泥片,均匀地贴在盆上,厚度一般二至三公分,厚了太笨重,薄了容易破。然后用玻璃瓶轻轻地平推泥盆表面,给泥盆压光。压光的力道要掌握好,力小不出光,力大容易把盆压走型。压光后,放到背阴的地方阴干大半天,趁泥巴将干未干之时,取出模具,炕火盆的雏形就成了。接下来就是精雕细刻了,比如做盆沿儿,手巧的人还要在盆边刻上花草或吉祥的祝福词。做好的炕火盆儿要放在背阴不通风的地方自然阴干,避免太阳直射和风吹,防止开裂或起皮。这样经过十天半个月的,一个漂亮的炕火盆儿就做成了。生火盆儿是入冬后每天早上很重要的事。第一步是埋火盆儿,也叫装箱,先把空盆里埋上各种不容易过火的燃料,在我们老家一般都是高梁壳、玉米瓤、干牛粪、锯沫子,不能多,多半盆即可。第二步是扒火,农村当时都是烧大柴做饭。做好饭后,将灶里通红的炭火,用掏耙掏到火盆里,再用掏耙轻轻压实,让火与盆里的燃料充分接触。刚生好的火盆儿会有呛人的生烟味,有些呛人,但时间不会太长,烟消后,一个热乎乎的火盆儿就可以端进里屋摆到炕上了。在我老家,人们常称炕火盆儿为“神仙炉”,是庄户人家不可或缺的好物件儿,是冬季取暖的不二选择,而我对炕火盆儿的钟情不仅是它给我带来的温暖,更有母亲通过火盆儿送给我的惊喜和神奇,更应该叫它聚宝盆。每天早上洗完脸,母亲会把毛巾放在火盆儿上烤热递给我;吃过早饭,母亲会把火盆儿沿上烤热乎的棉鞋垫塞到我的鞋里,穿起来脚热乎、心暖乎;每天下晚儿放学回家,扔下书包,便扑向火盆儿,两只冻得通红的小手抱住暖暖的炕火盆儿,一身的寒气瞬间就消散了。吃是每个小孩儿的最爱,当年的物质匮乏不是如今的孩子能想象的,现在商场超市小食品琳琅满目,想吃啥有啥,但当年炕火盆儿给我带来的美食永远不能忘怀。爆黄豆或玉米粒是最常见的火盆里的美味小食品。用父亲爆旱烟的铁皮烟笸箩,装上黄豆或玉米粒,放在炭火上面,一边爆一边晃一晃,防止爆糊。随着晃动,黄豆或玉米粒开始慢慢地变了颜色,香味也开始由淡变浓。三五个孩子紧紧围住火盆儿,一双双小眼睛开始放光。眼看着黄豆或玉米粒越来越胖,接着爆出一声声脆响,黄豆粒破了“肚”,这就是熟了。马上就有眼尖手快的,鸡喙米一般抢起一个。待全部爆熟,端起“锅”往苇子席上一倒,香味就装满了整个屋子。抓起一把放在手心一撮,黄豆皮就脱下来了,张开手用嘴一吹,豆皮飞散,手心里就剩下浅黄的“光腚娃娃”了,放进嘴里咯嘣咯嘣,那叫一个美。小时候的农村,冬天都是每天两顿饭,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了。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喊一声“妈,我回来了”,眼睛便盯向火盆儿,看看妈妈给我弄了什么好吃的,通常是烤豆包和玉米面饼子。每天估摸着我快放学的时候,妈妈就开始准备了,拿出两根“火筷子”,担在火盆上,将豆包或玉米饼放在上边烤,直到烤出黄痂巴,外焦里软,不但方便,还有一种特殊的香味。等到放学回家,一个热乎乎的烤豆包或玉米面饼拿在手里,吃的是那么香,不单是因为解饿,还因为里面有浓浓的爱。有时候,欢欢喜喜的跑回家,上气不接下气地喊一声“妈,我回来了!”火急火燎的冲向火盆儿,望着火盆上空荡荡的,袋像泄了气的皮球立马耷拉下来。这时,母亲却不慌不忙地拿起火筷子,在火盆儿里翻弄几下,便如魔术一般,炕火盆里赫然出现两三个黝黑的土豆来。原来,今天母亲给我烧了土豆。烧土豆和炖土豆、炒土豆不同,别有一番滋味,吃到嘴里又软又面又起砂,是儿时的又一美味。煲汤是炕火盆的又一大功能。煲汤一般都是用砂锅,砂锅不能直接放在火盆里,必须先用热水把砂锅烫热,放在火盆里面烤,让砂锅一点点的升温变热,直到热度与火盆里的温度基本一样了,才能彻底把砂锅放在火盆里,如果急于求成,就会“炸破砂锅纹到底”了。砂锅可炖可煲的东西太多了,通过母亲的手我们吃到了腊肉炖豆角、小鸡炖蘑菇、羊肉炖萝卜、清炖猪小肠……砂锅慢火炖的东西与大铁锅炖的就是不一样。满屋的香味就让人垂涎欲滴、大开胃口。炕火盆儿除了取暖、做美食,老家人还开发了很多用途,比如烧烙铁熨衣服、烧干枣泡枣茶、烤烟叶抽旱烟……记得当时有结婚的,新媳妇进门时,门口要放一个火盆,新媳妇要跨过火盆才能进屋,寓意过日子红红火火。这个火盆要新升的火,火苗不能太大,容易弄着衣服,还不能燃尽,会遭小人语的,一定要火旺正当时,既红彤彤,又不能大火苗,听说有跨火盆有把衣服烧着的,虽然大家都用“火烧旺运”一类好听的话安慰,但新人一定是很不舒服。后来结婚新娘子穿婚纱了,更容易弄着了。这个跨火盆儿的习俗不知什么时候没有了,是不是跟穿婚纱或是火盆儿难找了有关系,不得而知。用炕火盆熬汤药的印象也是很深的。熬药重点在“熬”,用火盆慢火熬,是最地道的,能把一大包的中草药的药劲儿都熬出来,药劲大,药效好。熬药的砂锅与炖菜的砂锅略有不同。炖菜的砂锅一般没有手柄,没有嘴,熬药的砂锅都会有把儿,有一个茶壶一样的嘴,但是嘴很短,有嘴方便把熬好的药剂倒出来。锅沿有两个对称的带孔“小耳朵”,春夏秋三季没火盆儿的时候要专门生火熬药,用铁丝把锅子吊在临时支起的架子上,因此,有的地方也叫“药吊子”。炖菜的砂锅基本每家都有,而熬药的砂锅一个庄也就几个。谁家需要了,就要去找,说“找”不说“借”,这里面老家有一个说道儿,谁家买了药锅子,哪家用都可以去借,但药锅只能借,不能主动还,说是还了会把病带给人家不吉利。因此谁家用就放谁家,别人用了,就去他家找。时间长了,有时候不知道药锅子在谁家了,于是就一家一家去挨着“找”。母亲身体不好,经常用到药锅子,怕麻烦去各家找就买一个,好在价钱不贵,我记得就买了好几个。炕火盆始于何时无从考证,但终于何处却十分清楚,就在我们这一代。我想,炕火盆的诞生、发展、盛行、终结的过程,就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从取暖上讲,它的功能逐渐被铁火盆儿、铁炉子、暖气片、地热管、空调机取代了;从煲炖上讲,它的功能被花样翻新的高压锅、电磁炉、电烤箱、微波炉取代了……取代的过程即是发展进步的过程。对炕火盆记忆之深,更多的是缘于母亲。母亲的晚年生活一直是与炕火盆连在一起。寒冷的冬天,暖暖的小屋,母亲盘腿端坐在炕上,面对炭火正旺的炕火盆儿,侍弄着惊喜和期望,这个画面一直烙印在脑海。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东北人离不开的“神仙炉”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