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哲学的伟大成就及局限性论文(古典哲学的高成就是什么)
导语:中国古典哲学的伟大成就及局限性
中国古典哲学的伟大成就及局限性
青冬
中国自有文字的历史开始就有哲学了,确切地说是哲学思想的萌芽。
商周时期产生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萌芽,其代表作《易经》、《洪范》、《国语》,距今已三千多年。
唯物论和辩证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长足的全面的发展,其代表作是老子的《道德经》和孙武的《孙子兵法》,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五百年左右,距今已两千五百多年,早于西方费尔巴哈、黑格尔两千三百年以上。
中国古代的唯物论辩证法通过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走过艰难曲折的道路,在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各个方面,不断地向前推进发展,逐步趋于深刻、理性和体系化。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孙武、荀子、张载、王夫之等。王夫之则是中国古代唯物辩证法集大成者,其思想成果已接近于近代辩证唯物主义,却早于马克思二百年。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由于生产力水平尤其是科技水平的局限,中国古代唯物论辩证法不可避免地具有某些局限性,带有朴素的性质。但中国的哲学,在思维方式上优于西方哲学,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维方式上,东方哲学偏重综合,强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力求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其渊源出自“天人合一”观念。天人合一观念最早出现在<易经>,经春秋时期孔子、战国时期庄子、西汉时期董仲舒阐释并发展,形成了强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哲学体系,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 自宋代以后,中国的各个哲学派别,包括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在内,都接受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唯心主义同唯物主义走到了一起。
在此特别指出,中国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对辩证法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孔子的“中庸之道”与“和”的思想,孟子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诠释及对“中庸之道” 的发展,均对哲学理论作出了伟大贡献,堪称辩证法的经典之作,至今无人望其项背。孔子孟子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孟对辩证法核心与实质的认识,即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较之西方哲学更全面、准确而深刻。
总体说来,中国古代哲学根基扎实,更务实,更实用,更科学,更接近于客观真理。
接下来将陆续评介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哲学大师们的哲学思想。
一 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又称老聃,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其代表作是《道德经》。
《道德经》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距今已经2500多年。自《道德经》问世以来,注释、讲解者如云,但真正读懂者寥寥无几。关于“道经”和“德经”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者亦不多见。
其实,“道经”主要阐述世界本源及客观规律。“德经”主要是阐述辩证法,阐述客观规律的具体运用,或者说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具体事例,来阐述客观规律,阐述辩证法。“道经”与“德经”的关系是纲与目的关系,纲举目张,二者是密切相连的,互为条件的,是相辅相成的。《道德经》分为上下篇,但“道经”中有“德经”,“ 德经”中有“道经”,形式上分为上下篇,但内容上“道经”与“德经”是统一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贯穿始终,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一致。
1. 关于世界本源及发展规律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笔者注:本章共有三个 “人”字,流行文本前两个“人”字为“王”。本章前后文连贯读,“王”字应为“人”。流行文本显然是后人改的,以适应统治者政治之需要。)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第34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1章)
老子所说的“道”,是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来的。
一方面,它是作为哲学的物质概念提出来的,而非指具体的实物。老子明确指出“道”即物质,它是世界本源,是第一性的,它先于天地而生,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非靠外力而存在,而是普遍地存在,无所不在,且是永恒的客观存在,周而复始地不停地运动。老子关于物质的哲学概念,无异于恩格斯、列宁给物质所下的科学定义,却早于恩格斯、列宁2400年。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6页)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123页。)
另一方面,“道”是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玄妙而又玄妙,一切奥妙尽在其中,就是说,它不是一般的规律,而是宇宙的普遍规律,总的规律,根本性的规律。 “道”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人要效法天地,尊重客观规律,顺其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
老子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坚持物质是构成世界的本源、总根源,物质是第一性的。他强调作为物质的“道”,不同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高度概括的抽象化的物质,具有普遍的共同的根本规律。老子又是彻底的无神论者,他观点鲜明,思维严谨,无懈可击,没有给有神论者留下任何空隙。至于后人将老子的这些思想宗教化,与老子本人无关,应当将道教和老子本人的思想区别开来。
2. 关于认识论
老子的认识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他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第54章)“致虚极,守静笃。”( 第16章)就是说,认识任何事物,要客观地如实地去观察,要排除任何功利目的和偏见。老子还提出“为学日益” 和“玄览”。就是说,仅靠观察某一事物还不够,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还不行,还必须用头脑去思考,用思维去考察分析。用现在的语言讲,就是理性思维,就是由物质到精神的加工认识过程。老子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
3. 关于辩证法
老子首先提出 “有”和“无”这对哲学范畴,用于说明世界构成的本原。这里的“有”,并非指具体的实物。这里的“无”,不是指空无,而是指“道常无名”、“道隐无名”,“大象无形”,是对“道”而言,是就哲学的物质及事物运动发展规律而言。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
老子的意思,用现代语言说,就是:“有”和“无”是道的两种属性,二者之间关系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一方失去另一方就不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世间万物都包含了两个对立面,即阴、阳二气。由阴阳对立面的冲突,即矛盾斗争,达到统一、和谐。这就全面而深刻地把握住了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对立统一规律。
在此应当特别指出,老子的辩证法强调了对立面的统一、和谐。这也是老子的辩证法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最大的不同点。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老子强调统一而没有强调斗争性的一面,是老子辩证法的最大缺陷,是因循守旧,保守,不思进取,并由此导致走向相对主义和唯心主义。我的看法正相反,我认为老子辩证法的高明之处,恰恰就在于他强调对立面的统一与和谐。老子真正抓住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核心和精髓。老子无愧为中国古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家。
《道德经》涉及到许多哲学范畴,是中国古代唯物论辩证法的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道德乃至养生,处处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芒。
4. 老子的民主思想,体现在反对战争和暴力,反对压迫和剥削。
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第31章)意思是武器是不吉祥的器物,唯武器论,崇尚武器,也是不祥,令世人厌恶。只有在万不得已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武力,但要适可而止,绝不要称霸。
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后,是以轻死。”(第75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第77章)意思是:百姓挨饿,是由于赋税多;百姓不好管理,是由于官吏恣意妄为;百姓冒险是因为统治者贪婪与压迫。上苍的法则是削减富余的弥补不足的。人间却是靠剥削穷人来养活富人。只有得道之人,才能做到以己之余补天下之不足。凡此种种,均体现了老子的民主思想,这在古代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5. 关于 “无为”思想
人们对老子思想最大的误解就是按字义解释“无为”思想,认为是无所作为的消极思想。其实,这完全是曲解。“无为”思想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辩证法。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37章)意思是说:法则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只要遵守客观规律办事,就没有办不到的事。统治者若能按法则办事,不横征暴敛扰民,民众自然顺从和效法。如果民众贪婪滋事危害社稷,就进行教育和镇压。如果世人都相安无事,顺其自然,依法则办事,天下就安定太平了。
老子在本章中的主旨是阐述“无为”与“无不为”的辩证关系,讲得十分深刻。“无为”主要是对统治者而言,且“无为”如上所述,是指特定内容,并非是指无所作为。对民众而言,亦有所指。所以,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讲,把老子“无为”思想解释为无所作为,显然是错误的。
老子这一光辉思想,为中国历史所印证。历朝历代,大凡皇帝无为而治,政治环境必宽松,民众积极性必能得到发挥,百业兴旺,社稷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大凡出了有“作为”的皇帝,无非是对外侵略扩张,对内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从而加重人民的负担。这样的国君,越是有“作为”,百姓越遭殃,社稷越不稳,甚至成为亡国之君。如秦二世皇帝胡亥,隋炀帝杨广等。中国古代如此,近、现代亦如此。可以说古今中外,盖莫例外。 “无为而无不为”所包含的深刻的辩证思想及其深远的社会意义即在此。老子的高明之处也正在于此。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舻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