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韩非子亡征想表达什么(韩非子亡国之兆)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红林悟道《韩非子-亡征》第十三章 纳谏与枉法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韩非子亡征想表达什么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韩非子亡征想表达什么(韩非子亡国之兆)

红林悟道《韩非子-亡征》第十三章 纳谏与枉法

红林悟道《韩非子-亡征》上一章主要讲了征二十三讲了人格尊重的问题。中华文化的精髓是“道”,而道的核心思想来自于自然法则与自然规律。自然界本身是一个和谐共存,生生不息的环境,天地万物既相互联系又独立生长,不曾相互侵犯相互排斥,用人文的语言来说就是相互尊重。韩非子的法家学说源于道家的《道德经》,自然会把道家尊重思想融入到法家思想中,结论就是君、臣、民要相互尊重。韩非子在征二十三中说的清楚君子对臣民的不尊重会导致国家的灭亡。征二十三:挫辱大臣而狎其身,刑戮小民而逆其使,怀怒思耻而专习则贼生,贼生者,可亡也。

征二十四讲的是权术问题。韩非子认为君主在打江山时期应注重队伍的团结,凝聚力量,建功立业,立万世之功。创业初期,团队战斗力是第一要务,战斗力的来源一是团结,团结就是力量;二是来自思想统一,同心同德。当然江山打下来,国泰民安后,治国理治依靠国家律法,但管理那些曾经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就需要一些权术。韩非子在征二十四中说明了因君主权术不当可能导致国家灭亡。征二十四:大臣两重,父兄众强,内党外援以争事势者,可亡也。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实事告诉我们对组织危害最大的就是内耗。权术利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分裂与内耗,控制不好会危害国家安全。

今天讲征二十五和征二十六。征二十五主要讲纳谏原则问题。君主治国理政不能只凭自己,还需要朝臣的智慧与民众的支持。朝臣的智慧在治国理政中的体现就是进言献策。参政议政一直是中国政务解决的核心方式,只是形式不同而已。自古,进言献策都是臣子的权力和义务,是职责之一。臣子的义务尽了,那么君主该怎么办?韩非子从君主负面行为说明偏听亡国的道理。韩非子征二十五:婢妾之言听,爱玩之智用,外内悲惋而数行不法者,可亡也。意思为听信婢妄的谗言,使用近臣的计谋,内外悲愤而一再干违法之事的,可能灭亡。本是兼听则明,可君主偏要只听信婢妾与近臣,无法最大限度汇集朝臣的智慧,也就实现不了治国理政的目的。

征二十六讲了君主枉法问题。我们在前面说过国家律法不仅是用来规范和限制君臣的行为,还是用来确定和维护君臣权力与地位的。依法治国的基础是国家律法,是需要君、臣、民共同遵守的,只有遵守了依法治国才有效,否则很难达到依法治国的效果,尤其是君主要首先遵守国家律法,否则国家可能会灭亡。韩非子在征二十六中列举了君主“简侮大臣,无礼父兄,劳苦百姓,杀戮不辜者”四个可导致国家灭亡的妄举。韩非子征二十六:简侮大臣,无礼父兄,劳苦百姓,杀戮不辜者,可亡也。意思是简慢凌侮大臣,不知尊敬亲戚,劳累百姓,杀戮无辜的,可能灭亡。君主不自律,首先体现在不遵守国家律法,不按律法办事,其次是凭自己的喜好与习性处理国事。

在公司管理中,在日常生活中,征二十五的启示就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管是国家治理还是公司管理,仅凭一人之力是无法实现的,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征二十六的启示就是要有守法遵规意识,切不能因为身居高位而任性妄为西枉法。人最好有信仰,有信仰就会有敬畏,有敬畏就不会有妄为。没有信仰,要有自律精神与节制思想,遵纪守法,作息规律,行为有度,思想有节。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红林悟道《韩非子-亡征》第十三章 纳谏与枉法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