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平的春怨表现了什么感情(刘方平的《春怨》)
导语:写作对象都是“春怨”,刘方平重在视觉,金昌绪突出动作表现
关于“春怨”,涉及到的诗词数不胜数,唐代的刘方平和金昌绪作风和角度各不相同,却非常巧妙地把“春怨”表现得淋漓尽致。描写的对象都是“春怨”,刘方平重在描述视觉所见的情景,而金昌绪则通过动作上的表现,把内在的情绪巧妙地表现出来。
1.《代春怨》——刘方平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一往情深是相思,只能寄托大雁来传递
赏析:《代春怨》题目中的“代”字,是代替的意思,也就是说刘方平完全是以一个常年在家的闺妇身份来写这首诗的。也就是说诗人完全是站在闺妇的角度和立场来创作内容,男人站在女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感触她当时的情绪,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巧妙之处。
全诗描写的是一位在家中的闺妇听到莺的啼叫声后,打开窗帘,看见眼前一片芳草萋萋的春景,偶尔一阵东风从庭前吹过,把杨柳的枝叶都吹开,并且柳枝向着西边摆动。通过简洁的言语,活灵活现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画面,彷佛自己也是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诗人描写的角度和立场非常到位,“代”字的妙处再次体现出来。
全诗都是围绕着“春怨”来描写,然后诗中没有一个“春”字,却能够把春天的景色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莺啼”、“芳草萋萋”、“东风”、“杨柳”这些都是春天的代表,四句诗连成一体,就是一幅活生生的春景图。描写闺妇视觉所见的景色,同时也是读者的视觉。
刘方平 喝酒吟诗
“春怨”为题,诗句中既没有“春”,也没有“怨”。“春”是通过景来确认春天,那么“怨”又如何表现呢?“尽向西”描写的对象是杨柳被东风吹动时的情景,同时也在暗示着西陲。“尽”字说明闺妇全部的心思都在西陲。为何是西陲?
唐代时期的征战多数发生在西陲边际,百姓家中男士很多都要去充军上前线打战。闺妇最牵挂的人莫过于自己的丈夫,“西”字暗示着西陲战场,首句“朝日”和“伴”真实地写出整天陪伴在身边就只有莺啼声和窗前的一片春景,也在暗示着思念的对象是丈夫。
刘方平作《代春怨》是站在闺妇的视觉来描写春景,通过春景来反映出闺妇的日夜思念丈夫的情绪。由景代情,直接把情抒发在景色描述上。运用得非常恰当,言语虽简洁,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情感却活灵活现,非常巧妙。
刘方平
2.《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怨》 诗人:金昌绪
赏析:《春怨》题目直接明了,金昌绪之作从题目中直接奔主题。全诗语言简洁易懂,围绕着动词展开,“打”、“啼”、“惊”、“到”这些一连贯的动词,其实都在描述一件事。诗人在叙事的同时,运用了一个巧妙的层层倒叙写法,开始引人入胜,后来道明缘由,这样的写法运用得非常巧妙、到位。
全诗叙述的事是:一位闺妇正在梦中,梦到自己要去辽西找丈夫,却不料被啼叫的黄莺打断了美梦,于是恼怒的闺妇就拿着工具去赶打树上的黄莺,是为了不让黄莺在树上啼叫吵醒自己在梦中与丈夫相遇。在叙述整件事的过程,诗句的后一句是前一句的原因,也就是层层倒叙的叙述手法。“打黄莺”是因为“莫上啼”,“莫上啼”是因为“惊妾梦”,“惊妾梦”的原因是梦中“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
诗人是站在了一位闺妇的情绪变化的角度上,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出情绪波动。完全把一个女人生气时的画面展示出来,并且准确地把动作连接顺畅,符合实际,合情合理。重在叙事,没有景色描述,直接把“怨”表现得淋漓尽致。
“辽西”一带战乱不断,男丁充军在前线抗战,闺妇思念至深,只能寄托通过梦中相遇。本应该在梦中和丈夫相遇,卿卿我我,诉说感情,一解相思之苦,却不料被黄莺吵醒,美梦因此被打断,闺妇恼羞成怒成为了顺理成章的情绪波动。
《春怨》 闺妇打黄莺
3.对比分析:刘方平和金昌绪都是唐代的诗人,在用语方面都喜欢使用简洁的风格,而且都能够非常巧妙地运用到恰当处。虽然两人的身世未能有历史资料能够考证,但是从两人的诗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非常有才华的人,不单是才华横溢,而且还善于察言观色,洞察人心。
刘方平的《代春怨》着重在描述景色,通过给人视觉上的感受,由景抒情,因景伤情,不仅能够围绕主题作诗,还能够把情绪暗藏诗中景,非常巧妙。而金昌绪创作的《春怨》着重在叙事,讲述一件事的原为,直接明了,利用正常人情绪的波动,把动作上的连贯动词运用准确、到位。两首诗,一首给人视觉上的感受,一首给人动作上的感触。同样描写“春怨”,却各有千秋,都令人赞叹不已。
诗如其人,人如其诗。《代春怨》低调朴实,谨慎而于言,《春怨》光明磊落,直抒胸臆。由此可见,刘方平是一位才华横溢,为人低调,注重礼仪,行事谨慎之人。而金昌绪不仅才华出众,还是略带个性化一点的人物,他行事光明磊落,直言不讳,做事直奔主题,有一种雷厉风行的作风。
文/于言
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探讨。
本文内容由小姿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