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为何有人说武汉和上海很像汉口的那一片建筑(武汉和上海特别像)

导语:为何有人说武汉和上海很像?汉口的那一片建筑群:“东方芝加哥”

在武汉生活久了,不由发现,武昌、汉阳和汉口的“城市气质”太鲜明了。置身其间,便能发现它的不一样。

从历史角度来看,武昌是科教文化中心,汉阳是工业中心,汉口是经济、金融中心。

但若从“气质”方面来分辨,我的观察(个人拙见,带着个人情感)是武昌是“腹有诗书、奋勇争先,充满烟火气”;汉阳是“古典、文雅、高山流水遇知音”;汉口则是“洋气、小资、有一定的腔调”。

三大重镇隔江鼎立相望,长江、汉水浩浩荡荡,赋予了每一片土地所不同的气质风貌。这与历史的发展有着莫大联系。

就说说汉口吧。我的一个上海朋友曾来武汉旅游,她不禁赞叹,形容汉口跟上海太像了。这个“像”除了地理位置,还有历史的重要因素:西方列强与租界(这一段历史于今天的江汉关博物馆陈列得非常详细)。

汉口的商业兴起是从明朝开始,但真正使其崛起还是在20世纪初。

1861年,汉口开埠,洋人纷沓而来。英国最先与汉口通商,紧接着其他外国商人也加入进来。美国、法国、德国、丹麦、荷兰、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日本、瑞士、秘鲁等国先后来汉通商。

他们凭借种种特权和经济、技术优势,不断开设洋行,公馆,创办工厂。到了20世纪初,汉口洋行一度超过百家。汉口也成为全国四大港口之一,更是成为全国仅次于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汉口开埠,汉口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转型,不仅打开了开放和进取的格局,也融合了洋气、海派、小资。

走在今天的江岸区沿江一带,或深入江岸区的街巷中,如从黎黄陂路进入,众多西式建筑、花园洋楼都在静静叙述着当年的盛况。

而在黎黄陂路上及周边几条巷子里,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小餐厅、酒吧、画廊…….一股浓浓的海派气息扑面而来。

年轻人坐在树下喝着咖啡,聊着天,时光静好的安逸午后令我感到些许恍惚。

对待历史遗留下的东西,不同时代的人之间难以产生共鸣,有人不屑一顾,有人迷之倾慕,有人昂首正视。

黎黄陂路曾是俄租界地区,大概是17座西式建筑在这里拔地而起,包括有华俄道胜银行、怡和洋行、巴公房子…… 我对巴公房子的印象较为深刻。

这是俄国茶商在汉口留下来的老房子,曾作为高级公寓使用,位于江岸区鄱阳街 46-56号的角落里,今年已有112岁(目前仍在保护性改造中)。

此外,汉口里分是最让我喜欢的地方。如同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一样,里分是武汉独特的民居建筑,以汉口最为集中。

里分是汉口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的结合体,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标本。 同兴里是汉口里分的部分之一,与洞庭街与胜利街相连。

同兴里是条仅有两三百米的小巷,能够一眼见底,巷子里有咖啡馆、手工店。

文艺气息也很浓,花与咖啡交织的香味萦绕,但比黎黄陂路幽静,我选择在这里歇息并喝了两杯咖啡。同时,静静观察了这里的建筑风采。

1932年,由16家富商集资修建的25栋石库门在刘家花园故址落成,人们取共同兴旺之意为里分命名为“同兴里”。

灰色的清水墙,西式线脚装饰,砖砌的拱券门,窄窄的门檐,面向巷道开着落地木质百叶窗,建筑风格既西式也中式。

抬首望去,屋墙之间,晾晒着衣物,历史与当下生活融合在一起竟是如此和谐。“文明晾晒”透着生活里的片刻幽默。

通过里分建筑群也可以发现,当时的汉口商贸活动并没有被整个外国经济利益所左右,其结构也没有转向帝国主义。究其核心还是汉口的本身商业中心的牢固。

在汉口开埠之前,这里已经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天下四聚”之一、“楚中第一繁盛处”,来自全国各省的商人在此经商,成立商帮,设立会馆,发起建设模范区。

其中,就曾有两大帮派在此争夺“商业老大”的位置,分别是来自湖南的宝庆帮和安徽一带的徽州帮。

里分纵横交织,构成大汉口的血管,是老武汉不可抹去的城市印象,也是武汉城市史的重要内容。

希望城市能好好维护这些历史建筑,还原其真实的历史风貌,令城市记忆更加活跃起来,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武汉形象。

本文内容由小信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