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外朝三大殿分别是什么(故宫外朝的三大殿殿试固定场所)
导语:故宫必走的外朝路线:午门和三大殿
外朝地图概览。
如果你想进入紫禁城,必然先要通过午门,穿过金水桥,到达太和门,随后你才能看到三大殿。午门和三大殿,是不管你怎么走,都会经历的地点,因为它是前朝,代表着皇帝的威仪。
故宫的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天子的办公区域,负责接待外臣的地方。太和门,皇帝御门听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皇帝举行大朝的地方;中和殿,除了皇帝临时休息外,更存放着皇家的玉碟(皇族家谱);保和殿,天下读书人向往的地方,明清时期,每三年在这里会举行一次隆重的殿试活动,钦点“天子门生”。紫禁城的大门—午门,既是大门,也是皇帝显示皇家威仪的摆仪仗的地方。
一、午门
午门建于明永乐时期,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午门正楼
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高12.00m,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墩台两侧设上下城台的马道。
墩台两侧用来上下承台的马道。
五个门洞各有用途:中门为皇帝专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又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墩台上正中门楼一座,重檐庑殿顶。墩台两翼各有廊庑13间,俗称“雁翅楼”。
午门雁翅楼
廊庑两端建有重檐攒尖顶的方亭。正楼两侧有钟鼓亭各三间,每遇皇帝亲临天坛、地坛祭祀则钟鼓齐鸣,到太庙祭祀则击鼓,每遇大型活动则钟鼓齐鸣。
午门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
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时,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门举行。
每逢重大典礼及重要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体现皇帝威严的仪仗。
穿过金水桥,就能看到太和门啦
已然打开的午门大门。
二、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的丹陛非常有特色,一眼就能认出来。
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太和殿三台。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近处的太和殿。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
太和殿
仰望角度的太和殿
雕梁画栋。
三、中和殿
中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殿名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奏书。玉牒(皇家族谱)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四四方方的中和殿。
四、保和殿
保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
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清代殿试自乾隆年始在此举行,之前都是在太和殿举行。
本文内容由小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