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骧将军王浚在晋灭吴之战中立有大功为何不成功(龙骧将王宇)
导语:龙骧将军王濬在晋灭吴之战中立有大功,为何差点被王浑害得入狱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咸宁六年(280年),晋将王濬(jun)进入建业接受吴帝孙皓投降,成为平灭孙吴的第一功臣。然而王濬在战后屡次受到王浑及其党羽的陷害,差点被逮捕入狱。为何王浑要多次陷害立有大功的王濬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晋军伐吴
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为了一统天下而分兵六路伐吴,其中龙骧将军王濬(jun)所部从巴蜀出发,沿长江顺流东下;安东将军王浑所部则由寿春出发,向建业西面的重镇横江推进。
王濬所率水师进展顺利,一路攻克夏口、武昌等孙吴沿江重镇,目标直指吴都建业。王浑所率步骑兵也进展顺利,在版桥大败三万吴军精锐并斩杀吴相张悌,还乘胜夺取横江。另外镇东大将军司马伷所部晋军进展也十分顺利,攻占孙吴在江北的重镇涂中并挺近长江北岸。
及濬将至秣陵,王浑遣信要令暂过论事,濬举帆直指,报曰:“风利,不得泊也。”(晋书·王濬传)
孙皓见主力覆灭且三路晋军逼近,对此十分害怕,便采纳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二人的计策,向王濬、王浑、司马伷三人分别送去降书,希望三人会因为争功而内斗。没想到王濬立功心切,不等与王浑汇合就独自进军建业。孙皓无奈,只得向王濬投降。次日,王浑所部晋军才抵达建业。
二,两王相争
当初王濬沿江而下攻吴时,晋武帝曾下诏让他到达建平后受镇南大将军杜预节制,到达秣陵后受安东将军王浑节制。不过杜预知道兵贵神速,告诉王濬沿江而下直取秣陵就行,不用等待自己的指挥。王濬对此十分高兴,于是立即顺江东下。
王浑久破皓中军,斩张悌等,顿兵不敢进。而濬乘胜纳降,浑耻而且忿,乃表濬违诏不受节度,诬罪状之。有司遂按浚槛车征,帝弗许……(晋书·王濬传)
随后王浑得知王濬即将到达秣陵,便让他前来与自己一同商讨进兵事宜。但王濬早有灭亡孙吴的大志,就以风大无法停船为由而直取建业。此前王浑大败吴相张悌,完全可以趁胜直取建业,但他犹豫不决,使得自己白白错失了灭吴大功。可王浑认为王濬是占了自己的便宜并抢了自己的大功,所以对他十分嫉恨。然后王浑上书晋武帝,弹劾王濬不听上司指挥。
王浑出身琅琊王氏,家世显赫,在朝中有很大影响力。王濬则出身弘农王氏,相比王浑的家世逊色不少,少时更是仕途不顺,直到老年得到名将羊祜的赏识才得以发迹,最终在七十多岁时灭吴成就大志。
浑又腾周浚书,云浚军得吴宝物。(晋书·王濬传)
有关部门请求将王濬逮捕治罪,但晋武帝顾念其有功而拒绝。可为了安抚王浑,晋武帝还是下诏责备王濬。王濬于是上书辩解,称水势湍急而王浑也没告知自己当受他节制的诏命。接着王浑又诬陷王濬私吞孙吴财宝,王濬再次上书辩解,称自己治军严明,严禁军士抢掠财宝,皇帝不信可以亲自审问被俘的吴人。
濬至京都,有司奏,濬表既不列前后所被七诏月日,又赦后违诏不受浑节度,大不敬,付廷尉科罪……(晋书·王濬传)
不久王濬返回洛阳复命,王浑便再次指使党羽上书弹劾他,称他违背诏命,犯有大不敬之罪,要求皇帝将其交付廷尉治罪。但晋武帝顾念王濬有灭吴大功就没有追究,还为他辩解。
有司又奏,濬赦后烧贼船百三十五艘,辄敕付廷尉禁推。诏曰“勿推”。(晋书·王濬传)
王浑仍不肯罢休,便又指使党羽弹劾王濬,称他擅自毁坏所俘吴军战船。但晋武帝依旧没有听从,还封王濬为辅国大将军、襄阳县侯。
王濬认为自己立有大功却多次遭王浑打压而十分气愤,担心自己会像居功至伟的邓艾那样遭人陷害而死,便多次在晋武帝面前陈述自己的功劳与被陷害之事,有时竟气愤到不能自已,不向皇帝告别就自行离去。这本是大不敬的行为,幸好晋武帝性格宽厚就没有追究。
益州护军范通是王濬的姻亲,得知此事后劝他低调行事,将功劳归于皇帝与众将,这样才能保自身安全。王濬听了之后深以为然,便不再那么居功自傲。最后王濬靠着晋武帝的回护才得以避免王浑的陷害而善终。
本文内容由小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