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道德经原文(“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的观点出自哪个学派)

导语:《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本内容是个人综合了多个版本的核心观点加以阐述,本着尊重原文为基础去解读。

以简明清晰的逻辑分析,系统性地概括书中的知识关联,不过度推理及过度化书中内容的态度去阐述书中知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们多多指正。

上文品读了“《道德经》: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是《德经》的开篇。

老子提出“上德”与“下德”的区别。上德体现为“无为”,下德的体现是“有为”。

上德,就是最高的德行,它不用刻意去表现,才是真正的德。

而下德,是刻意在求德,是有意为之的,就是还没达到真正的“德”的境界。

在老子看来,“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只要合于道的特性,就是“有德”;只要是不合于“道”的特性,就是“失德”。

道与德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而区别在于德是道在事物上的体现,德可以分为上德和下德,只有上德才能达到与道一致的精神。

后面老子就提出,失道了,就会出现德,这个得指下德;失德了,就会出现仁;失仁了,就会出现义;失义了,就会出现礼。

而礼的出现,也是代表着混乱的开始。当整个社会体系失去了道,失去了秩序了,仁义礼就会出现了。

继续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昔之得一者。

一:即“道”。

表达以往得到“道”的。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天因得到“道”而清明,地因得到“道”而安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神因得到“道”而显灵,河谷因得到“道”而充盈。

这里老子把“道”,已经居于神灵之上了。这里的神也只是一种比喻,不是真表达有神的存在,而只是体现层次。

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万物因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因得到“道”了,而得以天下安定。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其致之:推而言之,所以。无以清:无法清明。

以此推论而言,天如果得不到清明,恐怕就会崩裂。

地无以宁,将恐废;

地如果得不到安宁,恐怕就会崩塌。

神无以灵,将恐歇;

神如果不显灵,恐怕就会消亡。

谷无以盈,将恐竭;

河谷如果不能充盈,恐怕就会枯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万物若不保持生长,恐怕就会灭绝。

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蹶:坍塌,垮台,倾覆。

侯王若不能公正,政权就会败落。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低为根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

不谷:不善。

因此侯王自称,自称孤家、寡人、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

侯王这样的行为,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岂不是吗?

所以至高的荣誉是无须赞誉的。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所以,得“道”者不要求像尊贵的美玉,而追求像石头那样坚韧质朴。

在这里,老子给“道”用了一个新名词,“一”。

这个“一”,就是代表“道”。

老子说,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只有得到这个“一”,才能得以延续,得到“一”,才能避免各种危难。

前半段先提出道的作用,说明道是构成一切天地万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这里重点要传达的,是管理者的修为,侯王的得道。

前半段是铺垫,后半段是重点,告诉侯王应体道的低贱之特性。

就是说为政者要能处下、居后、谦卑。

侯王统领天下,率万众,但自称寡人、孤家,君主贵为人上人,但自甘低贱,不自我为贵,不自我炫耀,结果反而不贵自贵,不荣自荣。

求道之人,应能“珞珞如石”,质朴无华,坚实庄重。

本文内容由小心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