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以能问于不能的以什么意思(子曰以能问于不能)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章解析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以能问于不能的以什么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以能问于不能的以什么意思(子曰以能问于不能)

8.5.[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①,以多问于寡②,有若无③,实若虚,犯而不校④: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⑤。”

[原文通释]

曾子说:“以有才能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以知识多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的样子,知识充实却像空虚的样子,被人冒犯却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在这些方面曾是这样做的。”

[注释]

①以能问于不能:以有才能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以,凭,用。能,用作动词,有才能。不能,没有才能。于,向。问,请教。

②以多问于寡:以知识多向知识少的人请教。多,知道得多,知识多。寡,知道得少的人,知识少的人。

③有若无:有学问好像没有学问。若,好像。

④犯而不校:冒犯却不计较。犯,冒犯,这里是被动用法,被冒犯。校,音jiào,同“较”,计较。

⑤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从前我的朋友在这些方面曾是这样做的。昔者,从前。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按《史记》,颜渊少孔子四十岁,曾参少孔子四十六岁,《论语》没有他与颜渊同事孔子的记录。尝,曾经。从事,做。于斯,在这方面。

[解读与点评]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这是曾子提出的一个标准,它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是学习上应有的谦逊态度。天下事我们不知道的多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识,可能有人没文化或者文化不高,但他们知道的我们未必知道,他们懂得的我们未必懂得。所以,既要向知识多、才能高的人学习,又要向知识少、才能低的人学习。“有若无”“实若虚”是做人的态度,要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这一点人们也很难做到。“犯而不校”,表现出的是博大的胸襟,俗话说:“忍一忍,饶一饶,‘忍’字到比‘饶’字高”。

本章有成语“犯而不校”。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章解析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