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和离和休妻的区别(知否和离后和好了吗)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知否:顾二爷对明兰说的“和离”,与休妻有什么区别?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知否和离和休妻的区别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这几天热门剧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接近尾声。顾廷烨被人诬陷下狱,为了保护明兰,提出和离。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剧中多次出现“和离”的情节,那么中国古代真的有这种离婚制度吗?和离同休妻又有什么不同?
和离最早见于律法是在唐代。《唐律疏议》“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意思是夫妻二人如果不和睦而两相情愿协议离婚的,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和离在当时的社会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和离双方既要双方同意,又要进行一系列的规程才可生效。首先,男方需写“放妻书”,并且双方签字画押,之后还要“会及诸亲”,双方的亲属作为见证人且一同签字,放妻书才能生效。放妻书一式两份,作为男女双方再婚时的凭据。
下面是上世纪敦煌出土的一批唐代-北宋期间放妻书文书模板的其中一份:
盖说夫妇之缘,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结誓幽远。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妻则一言十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裙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
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于时年月日谨立除书。
与和离不同,休妻则是男子根据“七出”的说法对妻子进行批判,被休的妻子往往很难再找到人家。
七出是指:1.不顺父母;2.无子;3.淫;4.妒;5.有恶疾;6.口多言;7.窃盗。
与之对应的,是三不去,即使妻子的所为符合七出之条,但如果存在三不去的情况,丈夫也不能休妻。
1.有所取无所归:指妻方的家族消失,妻子被休后,无家可归。
2.与更三年丧:指妻子曾为公婆服丧三年。
3.前贫贱后富贵:指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了。
不过,《唐律疏议》中规定,七出之条中的淫和恶疾不在三不去的保护之列。之于七出之条,三不去是在道德的天平上进行权衡之后的选择。
在和离与休妻之外,还有义绝。义绝指夫妻之间出现了法定的伤害行为而导致的恩断义绝、必须离婚,否则处以刑罚。
义绝的观念自汉时即已形成,在唐时正式进入法典。义绝不论双方是否同意,均由官府审断,强制离异。
义绝的条件对于夫妻而言并不平等,明显偏袒夫家,目的在于建立夫为妻纲、男尊女卑的封建家庭秩序。
义绝所指的情况: 1.殴妻之祖父母、父母,杀妻之外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姑、姊妹。 2.夫妻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姑、姊妹自相杀。 3.殴詈夫之祖父母、父母,杀伤夫之外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姑、姊妹。 4、与夫之缌麻以上亲奸,夫与妻母奸。 5、欲害夫者。6、夫将妻妾嫁予监临官或出卖妻妾。
和离、休妻、义绝是中国古代普遍的三种离婚方式。虽然程度不同,这三种方式都是建立在男权和封建礼教的基础上的。真正基于夫妻双方个人意愿,平等保护双方权益的离婚制度,要到近现代才出现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知否:顾二爷对明兰说的“和离”,与休妻有什么区别?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