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隐隐悲伤的句子(隐匿悲伤)

导语:《隐隐悲伤》:似乎在作秀,一场自娱自乐的狂欢

“这是一场对麻木的反抗。”

作者丨谢丹儒

来源丨最后一米阳光

摄影丨会会

1.

很多时候,我们做什么是难以感知的,最初可能就是一个苗头,越到后面变得越加复杂,继而就忘了最初为什么要出发了。但此时,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了,越来越复杂的局面迎面扑来,与此同时关于自己的部分,也越来越容易被忽视,被影响,被干扰,甚至面临各种选择,这是我们当初所想象不到的。

有时,我就在想,我们的成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仔细想想,好像我们绝大多数的决策已经越来越不需要思考了,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已经可以凭借着经验自动绕开很多危险,但同时,我又隐隐感觉到,这可能也让我们损失了很多,错失很多的机会,也让我们所能够学习到的越来越少了。

这些事极其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即觉得够用了,我们的经验足够应对很多事情了。

可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我自然知道,如果凡事都追求完美,或是不分主次,不分大小事件,这可能是不值得的,多即是少嘛。

但是,话说关于什么才是主要的,关于什么才是大事,关于什么更重要之类的问题,我们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

如果无法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去理解这其中的关键,那么会发生什么呢?

我几乎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些标准,原则,或是准则,也许我们就无法彻底领会生活中那些至关重要的方方面面了,继而也就无法面对那些充满迷惑的难题和问题了。

所以,这是对秩序感的需求,需要,不是吗?

2.

其实,在很早以前,我便隐隐感觉到了,秩序感,倒错感,矛盾,谬误,理解,真正的生活。

有太多太多的主题是我从未涉及过的,从未认真思考过的。

而且,它们不是不重要,也并非不影响生活,可就是面对它们,似乎总容易生出一股无力感来。

从某种角度而言,确实,它们很大,主题很大,范围很大,而我们可以选择的,要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要么是别的角度。但不论哪一种,又似乎或多或少都可能存在缺失,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其实自己心里也没底。不知道有没有答案,也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以及该从何入手?

未知,几乎可以说是人们古老的恐惧了,如此根深蒂固,如此牵动心弦。

秩序感,或者说稳定,又或者说安全感,这自然是我们需要的,但与此同时,它似乎又不尽然,因为外界在变化,我们也都在变化。

也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会觉得迷茫,为现实感到迷惑不解,感觉一切都虚妄,感觉一切都像是在作秀,又像是在自娱自乐。我感到隐隐悲伤,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这种悲伤。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思想赋予我们丰富,但就现实性而言,于个人而言,现实又似乎过于刻薄。让事情发生,或看着事情发生,又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似乎我们有且只能选择一个。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通常是常态,眼看着事情发生却无可奈何又透露出令人不喜的部分,至于让事情发生,初衷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可能事与愿违。

好像就是这样,一切被推至未知、无解的方向。这是何等令人悲伤的结果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一切都一眼看得到头,那也不见得就多么可喜,不是吗?试想,如果事与愿违呢?

也许,生命就是这样吧,正是因为不可知,所以才可以包容万象,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无解,所以我们更应该珍视那些可及的美好,以及珍视每一次选择。

但是,不知怎么的,好像我连该怎么珍视,不知道;真正想要什么,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去迎接这隐隐悲伤,不知道。

人生百态,谁解其味?

也许,我们都不该想那么多的。“要思想的人,就应当把他心里的思想弄清楚。”

也许,是我们要求太多了。如木心先生所言:“唯有平常的事物才有深意,除此,那是奥妙、神秘。奥妙、神秘,是我们自己的无知,唯有奥妙、神秘因我们的知识而转为平常时,又从而有望得到它们的深意。”

尽管对这个世界,有许多失望和感伤,那又怎样呢?只要希望在,爱在,只要还依旧热爱这个世界,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什么的,不是吗?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之所以会悲伤,这不正说明我们不是麻木的吗?所以,悲伤,这何尝不是一场对麻木的反抗呢!

只是,我希望是,我们的生活也好,我们的悲伤也罢,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作秀,又或是自娱自乐。这样的悲伤,太多了,不是吗?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