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什么意思(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下半句)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非知之艰 行之惟艰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什么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
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可以说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
知难行易派认为,要真正认清事物的真相,要真正懂得道理,是很难的事情。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万花筒般的世界里,要独具慧眼,看得清,想得明,才能走得远。
知易行难派,则认为懂得道理,透过现象看本质,固然很困难,但是比起把认识成果付诸行动,把精神变成摸得着看得见的物质,则更加难上加难。
《尚书·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墨经》中将知分为三类:“闻知”,“说知”,“亲知”。
“闻知”是由别人口头或书面传授得来的知识。比如我没吃过梨子,但有人告诉我,梨子是甜的,这是闻知。
“说知”是我没有经历过这件事,但可以由其它类似的事推论得知。比如有两个梨子,我吃过这个梨子是甜的,可以推想另外一个梨子也是甜的。
“亲知”是我亲身经历过这件事而得知。比如有个梨子,我吃了,发现它是甜的,这是亲知。
我们对不同的事,“知”的方式不同,比如吃毒药而死的痛苦,我们势必无法“亲知”。我们知道孔子、王阳明、曾国藩这些儒家圣人,既无法“亲知”,也无法“说知”,只能“闻知”。所以当我们无法“亲知”时,只能用“闻知”、“说知”来补助。
“行”与“知”的关系也有种种不同。有先行而后知,先知而后行,方行方知,方知方行。
“先行后知”,就是初次见到一个梨子,不知道能不能吃。所以先吃试试,试过后,下次再见到梨子就知道它是可以吃的了。这是先行后知。
“先知后行”,如果我上一次吃过梨子,或者有别人告诉我梨子可以吃,我再去吃它。这是先知后行。
“方行方知,方知方行”,是“知”和“行”之先后相差极微。比如我们一吃梨,就知道梨的味道;一迟到梨的味道,就知道梨子是可以吃的。这是方行方知,方知方行。但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此。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提倡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知行合一,不是讲知行的先后问题,正如慧能所说,“莫言先定后惠,先惠后定,定惠各别。”
有人把知行分作两截,认为必是先有知而后才能行,阳明认为,这样永远都不会去实行,“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知行之间,即知即行,“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慧能讲,“即惠之时定在惠,即定之时惠在定。”阳明正是此意,即知之时行在知,即行之时知在行。
王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有阐释:“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立志用功,如树使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我们有些人重视知,生怕缴了认知税;有些人看重行,生怕成了纸上谈兵的赵括第二。不少人也是看不起那些成天主意一大堆却不去付诸行动的人。更多的人,以自己是一个做事的人而自诩。好像只要行动起来,就总是好的。的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非知之艰 行之惟艰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