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行为是什么意思(自助行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导语:什么是“自助行为”?需谨慎!
问
小陈在人行道上正常行走,结果被身后驶来的一辆自行车撞伤,对方意图逃走,周围又没有摄像头,小陈可否扣留对方的自行车?
《民法典》规定了“自助行为”制度,小陈可以在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答
吃“霸王餐”
坐“霸王车”
交通肇事后想“开溜”……
遇到这种情况
受害人当然可以选择在第一时间报警
可是往往等到警察赶到时
吃“霸王餐”、坐“霸王车”的人、肇事的司机
早就逃之夭夭了

因此
《民法典》规定了“自助行为”制度
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今天和小编一起了解
什么是“自助行为”?
自助行为的定义
自助行为是指自己受到不法侵害之后,在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靠自己的力量,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等相应措施的行为。
举个例子
倘若有人在饭馆吃“霸王餐”
用餐后声称没钱
拒绝买单
饭馆老板可以限制其离开并立即报警
这种行为即自助行为

那么实施“自助行为”
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是否具有风险呢?
自助行为之要件
第一,行为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第二,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
第三,对侵权人实施扣留财产或者适当拘束人身自由的行为;
第四,扣留财产或者限制人身自由须在必要范围内,不得超出必要范围;
第五,须为法律或公序良俗所许可。
自助行为是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的
一种私权利救济手段
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但是任何权利的行使都有其相应的边界
受害人实施自助行为的措施
应当合法适度
否则
因受害人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他人损害的
还会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民法典相关规定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条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受害人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来源:苏州普法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思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