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古诗!(《题西林壁》古诗讲解)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古诗词鉴赏:《题西林壁》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题西林壁古诗!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此诗作于神宗七年(1084),作者时年49岁。他在庐山游览十余日,作诗多首,最后游西林寺时,题在寺里墙壁上,作庐山诗的压卷之作。西林:即西林寺,一名干明寺,在今江西九江南庐山上,始建于东晋太元二年(337),晋高僧慧永所居,为庐山名刹之一。
(2)横看:正面看。岭:顶端有路可走的山,形长且平。侧:侧面看。峰:山峭拔而起,形尖且高。
(3)高低:一作“看山”。
(4)真面目:指全貌。
(5)只缘:因为。
【赏析心得】
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任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知州。就在这一年,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诗文中的一些字句,断章取义,说他讪谤新法,加以弹劾,逮捕入狱,关了一百三十天,是为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御史府。《汉书·朱博》:“博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鸟数千,栖其上。”故称御史府为乌台)。苏轼出狱后被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团练副史。历经六个年头直到元丰七年,才改调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借此机会,他特地过江登庐山。经“乌台诗案”文字狱后,一段时间,苏轼心有余悸,不敢写诗著文。苏轼久仰庐山,今夙愿得偿,不禁喜形于色,盘桓山中十余日,饱览风光,写下了《庐山二胜》等记游诗,最后至山南西林寺,将《题西林壁》题于该寺墙壁上,算是游览总结,也是他庐山诗的压卷之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在庐山逗留了十多天,饱览风光之后,对庐山全貌有所了解,借最后游西林寺之际,要做个总结了,他的印象是通过横、侧、远、近、高、低、中七个角度观察和游览庐山奇峰秀岭,千姿百态、变化多端、高深莫测,越看越神秘,越来越迷离了。百思求解,经过大狱大贬,又将跨入知天命之年的诗人,终于悟出了其中原因,他叹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即景明理,通过自己游历庐山的亲身体会,巧妙地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富有诗味、蕴含哲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即景说理,借景物描写说明一个道理,写成有理趣的诗句,既蕴哲理,又有诗味,被称为理趣。理趣诗是宋诗不同于唐诗的一大特点,《题西林壁》便是其著名的范例。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古诗词鉴赏:《题西林壁》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