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或问禘之说拼音)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读懂论语:3.11或问禘之说,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或问禘之说拼音)

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或问禘之说】

“或”,不定代词。“说”,一般指对某一问题的说法、理论,此处指事物的“本质”、“道理”。意思是:“有人问孔子‘禘’祭的根本道理是什么”。联系上一章,听孔子对“谛”祭那样挑毛病,难免有人不服气,可能以带有反讥的语气质问孔子:“既然你说别人都不懂“谛”祭的道理,那你孔子说说‘谛’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或”,既指当时不服孔子的人,亦指其后所有对孔子有怀疑的人。

【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不知也”,这是孔子对于“谛之说”的回答。孔子其实是知道“谛之说”的,之所以这样冷淡地回答,并非是谦虚,而是对带有质问意味而非真心求教的一种权宜托辞。若是对真心求教的弟子,孔子应该不会以“不知也”应对,而会耐心解答。“知其说者”,假设的话,即“假如有一个知道‘谛’祭的根本道理的人”。“之于天下也”,“之于”,即“相比于”,即把知“天下”与知“谛”相比。因为“谛”不好说明白,所以用“天下”作比较,意思是:“这个人对于天下之‘知’”。“其如示诸斯乎”,“其”指知天下的那种状况、境界,“示”指被展示,“诸斯”即“在这里”,联系下文,就是指“手掌”。“示诸斯”即“展示在手掌中”的意思。

【指其掌】

指孔子说“示诸斯”时指自己的手掌。

本章总的意思是:有人问孔子关于“谛”的根本道理。孔子说:“我不知道。真正知道‘谛’的根本道理的人,他所具有的那种‘知’的能力,以整个‘天下’来说,看整个‘天下’就如同在手掌中观察东西一样吧。”一边说,一边用一只手的手指指着另一只手的手掌。

孔子知而说不知,也不仅是一种托辞。对一般人来说,“谛”的道理不是一二句话就能说清楚并让人信服的。解释一个高深的道理,对一般人就得采用一般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去解释,一般人的知识又太有局限性,以此局限的知识去解释一个高深的道理,必定要多方设喻,相互联系,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即使这样,一般人也不一定就能理解,不理解就会变得不耐烦,干脆要求:“别说这些没用的。你就用一句话说明,到底是什么道理”。一般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对任何道理都想既简单又快捷地理解。但高深的道理岂是一二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所以,遇到这样的人,多解释不如不解释,故孔子说“不知也”。一句“不知”,阻止了对方的进一步纠缠。但孔子说“不知”不等于认输,他还是要以其他方式间接阐明“谛”的道理。表面上,孔子把重点放在了对“谛”的认知上,“知其说者”,其“知”一定达到了至高的境界,具备了这种境界,别说对于一般事物能了解的清清楚楚,既使对于整个天下,也象看手中的物品一样清清楚楚。这一章的重点是“知”,而编者的目的,是要通过“知”来理解“谛”的根本道理,亦是通过“知”来理解礼之“体”与“用”的关系,或者说“本”与“文”的关系。

“真知”即如同观察掌中物,物的形状在那里,多一点或少一点,在“真知”那里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多一点是此物,少一点是彼物。对于某个事物,比如“谛”,其大小多少是固定的,多则不能称作“谛”,少了亦不能称作“谛”。“谛”祭的基本要素有两个,一个是被祭祀的“神主”,一个是祭祀的“主祭”。二者全了,再加上祭祀程序才能称为“谛”。二者缺一,则不能称为“谛”。以“真知”来看,“谛”祭时“主祭”不认真,敷衍了事,“灌”酒不成样子,以至令人“不欲观”,都是因为缺了一样要素,就是“神主”。怎么这样说?“神主”不是摆在宗庙中吗?不错,“神主”的牌位是摆在宗庙中,但在“主祭”的眼中,“神主”有如同没有。在“主祭”来看,“神主”是虚的,假的,不存在的,不起作用的,故不以“有”对待,而以“无”对待。所作的一切,不是给“神主”看的,而是给其他活人看的,如果主祭者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祭祀也就不会认真,所以“谛”祭才会不象样子,令人“不欲观”。这样的“谛”,就不能称为“谛”。此即“谛之说”。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读懂论语:3.11或问禘之说,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