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有心为德的意思(有心无为是什么意思)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道德经》:“有心”为智巧,“无心”才是智慧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有心为德的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有心为德的意思(有心无为是什么意思)

一、

世间红尘,一切概念与价值其实都是人为设定的。

当世人有了标准便有了是非,世人有了审美便有了好坏对错,这个世界需要一个客观公正的标准,作为衡量问题的根由,但问题是,世人不知客观为何物,却总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当做评判事物的标准。

当一个人有了立足点的同时,自己的眼光也就产生了偏见,当一个人拿着偏见去衡量这个世界时,最终得到的都只是错误的结果。

因为带着偏见去看待问题的眼光,本身就掺杂着过度主观的执着和专断,也会因此引起无休止的言辩纷争,这是世俗之人常犯的错误,而有道者却刚好相反。

《道德经》之中有一句话,叫: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事,实行不言的教导,万物兴起而不加干涉,生养万物而没有据为己有,作育万物没有自恃己能,功业成就没有自夸自耀,正是因为没有自夸自耀,所以功绩不会被泯灭。

俗人以有心作为,但最终无所作为,圣人以无心处世,最终事有所成,因为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不会以个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是谋划事情,而是顺应局势,从条件入手,抓住事情背后的本源,以此来谋划事情的走向和结果,这样的行为就是以无心顺其自然的方式,最后也必然会有好的结果。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技术,他将弓弦拉满,在手臂上放一杯水,箭射出去的时候还能保证百发百中。

伯昏无人看了,就说:“你这只是运用技巧有心射箭的结果,而不是无心射箭的结果,我和你一起登上高山,踩着危险的石头,身临万丈深渊,你还能射中吗?”

于是两个人登上高山,踩着深渊边缘的石头上,背对着深渊而向后退,一半脚悬挂在岩石边缘,列御寇看了吓得满头大汗,冷汗都流到脚跟。

伯昏无人说:“真正得道者,上能窥视青天,下能勘察黄泉,精神纵容于八方,神色气度始终不变,但是你现在恐惧的眼花缭乱,你离真正的射箭之道还差很远。”

一个是有心射箭,一个是无心射箭,有心射箭是用技巧去射箭,就好像谋划事情一样,通过自己的主观力量,单纯的在一件事情上用力,而无心射箭者却刚好相反,是以无心顺其自然,一切依道而行。

有心为智巧,无心才为智慧。

人以智巧为乐,并且以自身智巧耀武扬威,但是当自身智巧存在的那一刻,自己的主观认知也就掺杂了主观偏见。

二、

有一天,一个人在观赏郑板桥的字画,旁边一个人对他说:“这个是郑板桥的真迹。”

这个人就说:“他写的真是太好了,站在这里,就仿佛看到了郑板桥本人在这里写字一样。”

过了一会,一个人又回来告诉他说:“你不要被感情骗了,这张字画是后人仿冒的。”

这个人又仔细看了这幅字,想了一下就说:“既然是仿冒的,就一文不值了。”

我们会因为外界的信息形成自己看待事物的认知,但是一个人的认知却往往是戴着面具的,就好像有这样一句话“你看到的,都是你内心想让你看到的”。

当一个人认知存在的那一刻,必然会掺杂主观的意识和情感,当情感存在时必然会产生偏见。

西方有这样一句话叫:人类越思考,上帝越发笑。

你以为的思考,只是用你的主观意识将这件事情重新过滤了一遍而已,如果逃不开自己主观意识的纠葛和参与,你看见的只是你想让你看见的,你的思想本身,离客观的世界还相差甚远,这样的思考方式意义何在?

所以不管是我们处理问题还是判断问题,其实都是依照自身认知存在的立足点而看待问题,我们的眼睛看似很明亮,但是心眼却早已遭受蒙蔽而看不到本质。

这是有心生活的结果,此时的有心倒不如无心,所谓无心就是不以自己的心为心,放下自己的认知偏见,一切顺其自然。

所以《列子》有一句话叫:“圣人藏于天,故物莫之能伤也”,圣人藏身于自然之道,所以外物不能伤害他。

也正如《道德经》之中老子所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塞住嗜欲的孔窍,闭起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减纷扰,含敛光耀,混同尘世,这就是玄妙和同的境界。

人生的理想人格,就是达到玄同境界,消除个人偏见与主观智巧,超越世俗狭隘的认知局限,以开阔的心胸和毫无偏见的境界去对待世界,以无心顺其自然,使得一切人和物顺天道而行,外物自然不能伤自身矣。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道德经》:“有心”为智巧,“无心”才是智慧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