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印度人口即将超越,成为“人口第一大国”

刚刚,“联合国将官宣印度成人口第一大国”登上热搜。

4月10日至14日,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委员会第56届会议在纽约总部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

有消息说,印度人口增至14.1亿,联合国预计将于今年4月中下旬宣布,印度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登上“第一人口大国”,印度的进阶之路

今年1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时曾对此进行回应。

有记者提问,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人口是14亿1175万。据联合国数据,去年印度人口推算为14亿1200万,外界预计印度已经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回应称,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较为充沛,两国应用好人口红利,实现各自发展振兴,并为人类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过去70年间,两国的人口总和占据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此前报道截图

20世纪下半叶,印度一直保持着快速的人口增长,年增长率达2%。自1947年独立后,印度人口增长超10亿,并且预计在未来的40年里还将继续增长。

全世界25岁以下人群中,有1/5来自印度,47%的印度人年龄低于25岁。2/3的印度人口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自由化之后出生的。

成为“第一人口大国”,然后呢?

每每谈到人口,逃不开一个词“人口红利”。什么是“人口红利”?

其实,不是说人口越多,“红利”越大,而是要看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如果一个国家的生育率迅速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例还没来得及升高,此时年富力强、有劳动能力的人承担的育儿和赡养老人的压力小(即人口抚养比较小),他们占人口比例大,人口结构年轻化,由此带来的经济利益,称为“人口红利”,或者叫“第一人口红利”。

一般来讲,当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时,就叫做“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期”。

比起我国,印度的人口红利窗口期来得晚,结束的也晚,时间跨度大约是从上世纪90年代延续到本世纪中叶。据统计,到2050年,印度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会比中国多出1.7亿。

这样一看,印度似乎还能享受近30年人口红利。

但人口红利转换为经济红利还要经历第二道关卡。能否成功,一要看人口素质、二要看国家产业结构。

首先,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的绝对数量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而要提高人口素质,首先看教育。

印度的高等教育较为发达,但是基础教育却是一个严重短板,普遍存在着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公立学校教学水平低下、女童入学率低等问题。到2006年时,印度还有近40%的人是文盲。

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街头商贩(图源 新华社)

不仅如此,印度还面临着每年大量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前往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寻求发展,导致印度高端人才流失的严重问题。

“第一人口大国”易主,中国怎么办?

印度成为“第一人口大国”,大家更担心的是我国人口红利会不会就此消失?

今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就作出回应。

李强总理指出,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可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当然,我们对人口增减可能带来的问题还要作深入的分析研判,积极应对。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南开大学老龄社会治理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指出,即便未来失去“第一人口大国”地位,中国仍具备强大优势:

第一,在人口相对减少的条件下,中国依然是一个人口大国,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盘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第二,中国劳动力规模依然庞大。虽然劳动力的数量在减少,但依然庞大的规模使中国预留了开发人口红利的人口机会。尽管当前中国老龄化不断加深,但低龄老龄人口(60~69岁)约占老年人口半数以上,这有利于开启长寿人口机会的窗口。

第三,中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转型。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且是动力更加持久强劲的引擎。近年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教育发展突飞猛进……这些变化为整体人力资本的提升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人力资源型的人口机会犹存、人力资本型的人口机会窗口越开越大、长寿型的人口机会窗口逐渐开大,形成了未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条件。”原新说。

橙柿互动记者邵婷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