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铁云藏龟》的历史地位是什么(《铁云藏龟》的作者是)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刘鹗《铁云藏龟》的历史地位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刘鹗《铁云藏龟》的历史地位是什么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34;、&34;、&34;或&34;。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
最早被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们找到,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只当作包治百病的药材&34;使用,把许多刻着甲骨文的龟甲兽骨磨成粉末,浪费了许多极为有价值的文物,后来,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治病时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所在地。
还没来得及仔细研究,王懿荣就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处理防卫北京和抵抗八国联军的事务。在慈禧和光绪帝逃离京城后,王懿荣临危受命,率众奋力抗击联军,誓死不做亡国奴,最终投井殉国。他的长子王翰甫为还债,变卖家中文物时,将1000多片龙骨卖给了刘鹗,只有刘鹗才能完成父亲未完的研究,完成父亲未了的心愿。刘鹗曾记“至翰甫处,举得残碎石一车,好古近谬矣”。
当然,刘鹗手中藏龟不仅来自王懿荣处,他又曾记“定海方君药雨,又得范姓所藏三百余片,亦以归”。
“赵执斋又为予奔走齐、鲁、赵、魏之郊,凡一年,前后所得三千余片。总计予之所藏,约过五千片。”
就是在他刊印了《铁云藏龟》之后,依旧在收购龟骨。
从王懿荣儿子王翰甫处购得龟骨之后,刘鹗心里乐开了花,迫不及待地就开始研究了起来,“晚间,刷龟文,释得数字,甚喜。”
当晚就如饥似渴地开始研究,马上就能破译出几个字,不仅反映了刘鹗的研究精神,更表明了他在学术上是个多面手,而且学术造诣很深,不免让人肃然起敬。
一开始研究,刘鹗便是披星戴月,“昨日翰甫之四百金取去,夜,作《说龟》数则。”
对于当时甚至如今密码一般的甲骨文,甚至很多人都不承认那是文字的东西,很快就能连续破译,刘鹗注定是个天才。
甲骨文发现之初,即被名噪一时的权威学者断然否定,代表人物有章太炎、康有为等,甚至古玩家赵汝珍等也认为甲骨文是逐利之徒的伪造。
章太炎不仅冷嘲热讽“国土可卖,何有文字”,更有“《周礼》有衅龟之典,未闻铭勒”、“骸骨入土,未有千年不坏”等等学术否定,他严辞贬斥刘鹗、罗振玉为“非贞信之人”说刘鹗是个大骗子。
在这各来历的环境之下,刘鹗没有被吓倒,也没有被带偏,顶着压力,埋头苦干,专心研究他的一堆甲骨,把破译当作头等大事。
就凭这一点,说刘鹗在甲骨文研究方面是拓荒者、大师,一点也不为过。
经过苦心研究,最终刘鹗判断甲骨所刻实为殷人的刀笔,是华夏文明的历史源头。
1903年,《铁云藏龟》成书并刊印,成为我国第一部藏录甲骨文的著作,为甲骨文的研究工作揭开了序幕。
这本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刘鹗把甲骨文从收藏家书斋里的古董变成了可资学者研究使用的科学资料,其内容对于考证我国上古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铁云藏龟》一书的公开刊出,将私藏转为公器,扭转了中国历代文人千百年来密藏自娱的陋习。
此书的出版,在包括甲骨学在内的人文科学领域、乃至中国近代学术转型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级意义。
刘鹗对于甲骨文的研究和《铁云藏龟》,在甲骨学上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作者杨金华,江苏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区作协会员、刘鹗文化研究会会员。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刘鹗《铁云藏龟》的历史地位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