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朱棣被低估(朱棣死后明朝是什么情况)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朱棣其实并不完美,三大失误直接左右了明朝命运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朱棣被低估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朱棣被低估(朱棣死后明朝是什么情况)

永乐皇帝朱棣,是我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位帝王,与其父亲朱元璋,堪称明代二祖(太祖、太宗或太祖、成祖)。虽然朱棣的皇位来的不怎么光明正大,但他却将乃父开创的大明朝,推向了新的高峰,缔造了显赫一时的“永乐盛世”。

但一生杀伐决断的朱棣,并非完人一个,还是有许多昏聩之举的,有几个举措更是直接影响到了大明朝的命运。

和滥杀宫女,穷兵黩武等这些面子上的事相比,朱棣做得这几件昏聩事儿,对大明朝的伤害绝对是伤筋动骨的。

第一件就是迁都北京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都城偏安南京肯定是不行的,迁都是必须的,这一点朱元璋也明白,朱元璋的计划是迁都长安,拥关中之利,可惜因朱标早死而作罢。

朱棣登基后,也要迁都,但目的地不是西安,而是北京,这无疑是一大昏聩之举。

不管后世史家怎么吹嘘朱棣天子守国门什么的,当时朱棣迁都北京的首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北京是他的老窝,所以迁都北京,绝对是任性之举,贻害很大。

1、天子驻边境,从此大明帝国无时无刻不得在北境设重兵防御,而且一开战,北京极易被围,全国重心皆压于此,北京一破,国家就会崩盘。明末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2、打破全国均势,天子和国家重心都放在了北境,同理其他地方就会被忽略。所以,有明一代,未曾收回西域;西南方面的缅甸蚕食三宣六慰,南方的安南国独立,大明中央每次都是鞭长莫及,坐观失地。

第二件事是边卫内迁

事情是这样的,洪武时代,明军攻下长城一线,并在长城外的漠南地区设立了很多卫所,拱卫长城防线。

永乐登基后,放弃了漠南卫所,尤其是东胜、大宁、开平三卫,全部迁至长城内,对漠南改为骑兵巡视,史籍解释,边卫内迁是因为小冰期来临,气候下降。

但细读历史,不难发现,放弃大宁等三卫,完全是朱棣的意气用事。读过当年明月作品的都知道,朱棣靖难,非常仰仗大明的附庸东蒙古兀良哈三卫(也就是朵颜三卫)的骑兵,所以靖难成功之后,朱棣就将大宁三卫的地盘赐给了朵颜三卫的蒙古人。作为皇帝,怎可如此意气。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自明军攻破大都、光复中原以来,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蓝玉等无数人呕心沥血构筑起来的长城防线,被人为破坏掉,这使得明朝之后的北境防御,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境地,辽东和华北的连接点被毫无保留的暴露在了游牧骑兵的攻击下。

第三件事就是宦官干政

朱元璋可是立下过宦官不得干政的死规矩,但这个规矩没执行了几代。

一来朱棣靖难时,南京城的宦官们多次通风报信,对朱棣帮助很大;二来还是靖难时,南军很多将领轻易就投降了朱棣,这也加剧了朱棣对大臣的不信任。

所以,登基之后的朱棣,对宦官还是很信任的,甚至设立了宦官为主的东厂,授以权柄。不过,永乐一朝,宦官还是很争气的,老老实实的给朱棣办事,还出过郑和这样的大人物。

但强人朱棣死后,可就不行了,后世明朝,什么王振、汪直,立皇帝、九千岁啥的大太监,层出不穷,祸乱朝政。朱棣这个头,开的极其失败!

最后,虽然朱棣有这样那样的过失,但这也无碍他是一位伟大的帝王。我们现在说这些,只是以后来者眼光,为茶余饭后增加点谈资罢了!

好了,本文就到这里吧,朱棣时代还有一大遗憾事,是什么呢?下篇文章,我们再说。

(九幽子)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朱棣其实并不完美,三大失误直接左右了明朝命运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