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雍正摊丁入亩(雍正的摊丁入亩有没有继续执行)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雍正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乾隆反对一半,满清衰弱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雍正 摊丁入亩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雍正 摊丁入亩(雍正的摊丁入亩有没有继续执行)

首先说明一下,这篇文章是我在悟空问答回答的一个问题的延伸版本,目的是为了使读者对雍正实行摊丁入亩政策有更深刻全面的了解。

进入正题,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摊丁入亩。摊丁入亩又叫摊丁入地、地丁合一,内容主要点:

1.废除自西汉以来实行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银摊入田赋征收;

2.大幅调整户籍政策,允许农民自由迁徙;

3.查清全国各地地产,实行按亩均摊税赋政策;

4.修改派丁政策,结合派丁人数跟拥有田亩数量纳税,即派丁多田多多缴税,反之少缴纳。

在实行这项政策之前,清朝沿袭的是明朝的丁银制度,弊端会比较多,这些税收都是由地方收缴,不入国库,因为贪腐现象严重,最终是落入贪官污吏手中,不能为地方人民造福,也不能为国家所使用。

在顺治、康熙两朝,其实是认识到了需要改革,逐步取消了地方的丁银收缴的权力,归为国家管控,但仍然存在很多弊端。

官员豪绅,可以利用自身的权力和资源,瞒报、隐报人头,少缴甚至不缴丁银,但普通的农民或者无权无势的下层百姓,却需要如实上报,承担更多的税收。

举个例子过往是五年一审,权势者可以钻漏洞少报,生小孩可以等五年再报,而他们家里一死人,又可以立即上报;而普通百姓生小孩的话官府会立即报,增加丁银税,而他们死人又必须等五年,意味着必须多交五年的税。

另外对于没地,少地的农民,也必须交这个税,等于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都压在了农民身上,这无疑是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长此以往,普通百姓要比官员与豪绅等有权势的人多交很多税,又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差距。

康熙主政之时,取消了新生儿的人头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一点农民的负担,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于是雍正这位具有远见的帝王,下决心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推行摊丁入亩政策。

其实摊丁入亩最核心的要点在于,按照丁银与田亩数量来缴税。说白了,壮丁多田多多缴税,反之少缴。对于无地、少地的农民,无疑是减轻了极大的负担,可以极大地缓解阶级矛盾。农民负担减轻了,人口增长速度也加快了(实际上政策实行后清朝人口是爆炸式的增长,乾隆捡了他老爹的大便宜)。另外允许农民自由迁徙的政策也使得他们有了较大的人生自由,促进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但对于那些田产较多的地主、官员以及有不菲收入的儒生名士,需要比之前多缴纳很多税(本来就应该缴纳的,只是之前少缴而已)。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摊丁入亩实行的时候是引起地主阶级剧烈的反弹,反对声非常强烈。除了因为地主需要多缴税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摊丁入亩这项政策里面,还包含了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这项规定。

实际上这项改革在清初就开始了,但一直没有成功,原因很好理解,因为触及到了大部分地主阶级的利益。雍正的摊丁入亩政策,官绅士民是相同的待遇,都要按照这个政策来纳税,并且还规定他们也需要服劳役。(但可以用钱抵劳役。)结果实行的初期,大批的儒生学子,乡绅官僚纷纷起来抗议,阻力不是一般地大。

这样的摊丁入亩政策推行起来阻力自然不小,如果不是雍正帝的强硬手腕,这项政策很可能会像王安石变法那样流产。

在摊丁入亩政策实施之后,官员以前可贪污或者自由分配的税,很多会被收缴到国库,也大大减少了官员任意加税的可能,同时极大地增加了国库的收入。这项政策的实施,使得清朝国库逐渐盈余,造就“康乾盛世”或者“乾隆盛世”。

虽然摊丁入亩不能彻底解决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封建土地所有制决定的),具有局限性,但在当时那个时代,还是非常先进的,不宜多度苛责。这项政策实施的意义非常巨大,是清朝国力强盛起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但是本来清朝可以从此一路强大下去,但可惜的是因为海禁、闭关锁国等原因,拒绝与西方文明交流,失去了进步的动力,最终导致近代中国出现落后挨打的局面。但这里又不得不说,导致这一局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罪人--乾隆。

事实上真正历史上的乾隆皇帝,在国家政治的改革上没有什么突出的建树,其文治武功很多是从他老爹雍正那继承而来的。在雍正的摊丁入亩政策以及其他改革措施的影响下,清朝确实是一度经济繁荣起来了,但是乾隆这个败家子却在他在位的60年间将这一优势全给整没了。

乾隆皇帝这人很多方面跟明成朱棣(永乐大帝)很像,很反前朝政策。不同的是,朱棣反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文的所有政策,但保留朱元璋制定的政策,统统不管好坏;乾隆则是对他老爹雍正的政策,执行一半,废除一半。

摊丁入亩乾隆保留了下来,但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却被废除了--这对清朝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乾隆这个举措,等于是恢复了官绅阶层的特权,将担子又转移了一大半压在农民身上了,使得摊丁入亩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官绅阶层的特权恢复了,又进一步加重了官员腐败问题。在康熙、雍正在位的时候,他们对于贪污腐败以及党争现象非常敏感,也是以铁腕手段进行治理的。但是到了乾隆这里,就完全放松了,沉浸在盛世的美梦中,对贪腐的官员大加纵容,最终导致了和珅这个超级巨贪的出现,吃掉好几年的国库收入。

而且在乾隆的纵容下,官绅阶层对土地不断进行兼并,这无疑又使得农民失去土地的越来越多,导致摊丁入亩政策的效果再一次打了折扣。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清朝是从嘉庆开始衰弱的。”

以上两句我觉得都是错的,嘉庆其实并没有吃饱,因为他爷爷雍正的进步改革在乾隆这里基本都毁掉了,既没有进一步改革,又没有维持,虽然和珅贪污的钱补足了几年国库收入,但马上又被贪官给蛀空了,制度没有进行改进,这种趋势会一直存在。而且土地兼并现象,也导致社会矛盾愈发突出。这些都是乾隆留给嘉庆的烂摊子,要命的是嘉庆他没什么作为,无法挽回清朝的颓势。

所以我觉得别过度苛责平庸的嘉庆,真正使清朝衰弱的是乾隆,将清初的改革付之一炬的是他,不要被所谓的“乾隆盛世”所迷惑--那些都是他老爹雍正跟他爷爷康熙给他铺好的路。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雍正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乾隆反对一半,满清衰弱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