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修斯之船怎么解释(忒修斯之船谜底是什么)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忒修斯之船”的困惑,根源是“有我”的错误认知。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忒修斯之船怎么解释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西方哲学中,让他们自己的哲学家们困惑的问题不少。其中就有这么一个:“忒修斯之船”。那是公元一世纪的时候,一个叫普鲁塔克的哲学家提出这么一个疑问: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被替换之后,这艘船还是原来的船吗?
这个问题的提出,源于现实的生活。一艘船之所以可以在海上航行近百年,原因在于不间断的维护和保养。一块木板烂了,能够及时得到更替,因此这艘船就能够持续不断地保持在最好的状态。在这种天长日久更换中,总有一天这艘船会被完全更换一新,再也找不到原先的任何一块原料。
对于这个答案的选项,只有两个:是,不是。如果选择“是”,很明显让人难以接受,毕竟全部更新替换了。如果选择“不是”,那么又一个问题来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是的?
西方很多的哲学家都对此问题发表过意见,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大哲学家都有过自己的见解。但是,不论他们如何回答,都让他们自己产生了困惑,并由此生发出来了若干同类的问题,比如“祖父的旧斧头”。
这个问题里面,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错误:认知限定。他们将这艘船的基础构成,限定为一块木板;并且认定了这块木板是单一、独立的。这就是一个错误的开始。更换一块木板就有了改变,却没有认识到:木板自身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中。
首先:木板自身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的属性。从坚实的木板到腐烂的木板,这个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将一块腐烂的木板更换掉,是人的意志可以支配的。二者有着性质上的区别。西方的哲学家们过分强调了人的因素,忽视了自然的因素。
其次,木板的腐烂有其先后次序。因为部位不同、磨损程度不同,使用周期短的先烂。因为人的情感因素,在前期更换很少部分的时候,是不会认识到这艘船正在发生变化。
第三,这个问题鲜明地反映了西方哲学家的“二元思维”,非此即彼,容易走向两个极端。喜欢对事物人为定性,一向站在“我”的角度做出判断和定义。
从现存的文字资料里,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老祖宗们就找到了解决上面这类问题的方法。告诉我们:事物一直处于变化中的,事物之间是互相关联的,就是既彼此互异、又彼此统一。而佛陀在《金刚经》中,更是直接讲解了这个道理:不可以认为某个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忒修斯,非忒修斯,名忒修斯。意思是说:不要认为忒修斯真的就是那艘船,只是一个名字而已。这艘船本身一直在变化,不论我们是否更换其中的木板,它早就不再是原来的它。从坚实的木板成为腐烂的木板,这就是在变化。我们之所以还是叫它为“忒修斯”,只不过是一个称呼而已。如果纠结于它“是”、还是“不是”,是陷入到了“自我”的错误认知中。
儒、释、道这三家文化,都讲究“无我”,让我们去掉对自我的执着。对一切事物的认知,如果站在“有我”的立场上,所有的一切答案,都是片面的。若是将自我去掉,那才能得到接近真实的答案。
现代量子物理是一个大的进步。主要的原因是认识到了人的意识在物质世界里起了作用。物质世界的事物的状态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参与程度和方式。意识不参与其中,那只猫又死又活,还可以半死半活。意识一旦参与进去后,那只猫就只有一个结果,要么死了,要么活着。同样,波粒二象也是这个道理:用观察粒子的仪器,观察到的是粒子的轨迹;用观察波的仪器,观察到的是波的轨迹。用什么样的仪器,取决于观察者如何选择观察的仪器,这就是人的意识起了作用。
同样,“忒修斯”之所以到底还是不是“忒修斯”,与它自身无关。相关的是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将他自己参与了其中、却又对自己视而不见。他以自己的认知界定了“忒修斯”的标准模式:最初的才是忒修斯。以此为标准,才会提出来“后来的还是不是忒修斯”。这个模式几乎就是西方世界的标准模式,并应用到一切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一切以他们自己的需要为标准,并且随着自己需要的改变,不断的改变这种标准,而自己却感觉不到。这就是西方国家的混乱逻辑。
从“忒修斯之船”可以看出,西方哲学中的困惑源于他们自己。正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当下世界动荡不平,就源于庸人在扰。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忒修斯之船”的困惑,根源是“有我”的错误认知。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