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读第四十四章知止不殆什么意思(道德经知止不辱)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道德经解读 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道德经解读 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什么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名声和身体哪个更值得亲近?身体与财物哪个更值得关注?获取与失去哪个更令人担忧?
过分喜爱必然要付出更大的耗费;敛聚的多丧失的必然也多。
知道什么样是够数就不会被辱没,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就不会有危险;这样就可以长久。
【有名之堂曰】
1、名不足,身不得立,名过重,身就被其所累;货不足,身不得养,货过多,身就被其所困;得如果能得立得养,固然是好,如果加累增困,还能好吗?亡如果加剧贫微,固然不好,如果能去累脱困,也是不坏。
2、辱没势必变微(弱),过了就会变危(险)。不足势微,过了势危,都不可取。
3、不辱指的是能得生养,不殆说的是不会早已,所以能长久。
【解读】
这章讲的是要知足知止,要有边界感。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名不足,身不得立,名过重,身就被其所累;货不足,身不得养,货过多,身就被其所困;得如果能得立得养,固然是好,如果加累增困,还能好吗?亡如果加剧贫微,固然不好,如果能去累脱困,也是不坏。有其身才有其名,故要以身为中,名与货都是表,所以要重身而轻名货,名与货要与此身相匹配才好。得与亡以此为参照,就知道是否为病了。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分喜爱必然精力损耗就大;敛聚的多丧失的也必然会多。越是甚爱多藏,越是心劳神伤,精力损耗就越多。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所以说知道什么样是够数就不会被辱没(自我觉足就不会有被辱没之感),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就不会有危险。拿自己该拿的,不拿自己不该拿的,这样既不会辱没也不会有危险,就可以长久。辱没势必变微,过了就会变危。不足势微,过了势危,都不可取。
知足很容易被误解成能吃亏。知足的前提是要知道什么是中,付出与获得相称是为中,所谓知足,就是知道什么才是相称,而不做过多的欲求,这样自己才不至于被辱没。而知止,说的是要知道哪里是边界,超出了边界,会被大家所厌恶,所以会产生危险。
只有知足也知止,才能长久。而要知足和知止,首先要知“道”。不学道,就不知中,也不知边界,就会出生入死,常常陷自己于危险之中,陷自己于烦恼和困惑之中。
所以能知足者,因守中而能得心境之自由从容,此为至乐也。故常言有云:知足常乐也。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道德经解读 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