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击鼓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情感(击鼓诗经)
导语:从《诗经》《击鼓》中看到士兵用诗歌发泄心中的怨愤?渴望和平?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赏析
《诗经》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吟唱的诗歌。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他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多数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釆集,孔子编订。
这首《击鼓》诗歌写出了战士们在不断的征战和筑城中的真实生活,战友们互相帮助“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约定。这首歌究竟士兵们是怎样的倾诉心中的苦难、怎样的渲泄心中的怨气的呢?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中《国风.邶风.击鼓》是一篇非常有名战争诗。为先秦时期邶地华夏族的民歌。这一首诗歌共五章,每章四句。前三章是写战士自叙出征的情景,下面句子承接绵密,确实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篇描写战友之间的互相鼓励,同生共死,十分使人感动。从诗词中可以看到士兵们长期征战之悲哀,特别是描述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句子,后来常常为人引用形容夫妻感情好的佳句。
一,请欣赏原诗歌: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以我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
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庄公吓唬陈国
【译文】
阵阵“咚咚”击鼓声,打起精神去当兵。大伙儿到国都做土工,来漕邑筑城,唯独我南下去出征。跟着将帅孙子仲,南下讨伐陈与宋。就地住守难回乡,愁得我呀心纠痛。住何处呀歇哪方?怎么不见我的马?叫我去哪里寻找,哦,原来就在树林下。想当年我和你生离死別曾定盟约,当年我拉着你手,发誓两人共白头。可叹相隔太遥远,我两无法重相见。可叹別离太长久,使我无法守誓言。
春秋战国时期战火不绝
二,请欣赏这首古诗创作意境及创作艺术手法
这是我们发现的最古老的战争诗歌,诗人以亲身经历和体验写出了参与战争的感受。展示自己与主流意识背离的内心深处的声音,表示自己对于战争的反感和抵触心理和情绪。
本诗是对人类战争的本质的透视中,内心呼唤人们应该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和渴望幸福生活的获得。这是来自于心灵深处真实而朴实的诗歌,也是对于人的存在和人文关怀的阐释。同时也是前人为后人的文学作品耸立的人性的典型的高标。
卫灵公夫人南子
这首诗歌也有历史可追溯的。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时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从诗的艺术结构和叙事手法上来欣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解决陈宋之难,说出卫人的怨气。接着“我独南行”者,这一段主要是抒发个人的愤怒为主要的,同时也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句,
《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徒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徒居楚丘,始建城市而造宫室。”
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图
文公建楚丘,即在楚国筑城,也就是诗中所说的“土国”,一直到穆公的时候,他们又为漕邑筑城,所以诗又说“城漕”。“土国城漕”就是当兵也是劳役,特别是在国境之内,既要筑城又要打仗,苦不堪言。
第二章“从孙子仲,平陈与宋”接“我独南行”句,如果南行不久就返回就好。诗的末尾两句说“不以我归,忧心有忡”,叙述更是向前推进,像是芭蕉剥心一样使人痛苦啊!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好像是题外的插曲,的确写得很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士兵是不愿久当兵的,谁不想回家呢?这里写出了人之常情,久战生厌。
夏姫画像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为“契阔”为“辛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生死对言”是正确的。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严丝无缝。
春秋战国时期的陈国
总之,《击鼓》一诗就是写的参战的士兵的心中无限怨愤之情。不仅要参加战斗,而且还要筑城,不仅家不能回,而且这种苦难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们战友之间只有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才是正理,不要指望长官可以关照你。诗情画意,心里的怨气跃然纸上,使人们能够了解到古代战争中士兵苦难的生活画面,他们没有办法,只能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莉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