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过年了(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喜欢过年)

导语: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过年?

过年

魏建

年,其实不是什么好东西。

传说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每到除夕,便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家家户户的人们,为躲避灾难,便早早扶老携幼,逃往深山。 有一年除夕,乡亲们以如继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 这时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言说能将“年”兽驱赶走.众人不信,劝其还是上山躲避,但老人坚持留下了。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这是传说。其实 &34;的真正概念,来自上古历法,《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均有载:&34;。&34;即&34;(原始干支),又名为&34;、&34;。

岁以六十甲子(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循环往复。干支纪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34;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往复岁的周期。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曰:&34;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 由此可见,年的起源历史悠久。

千百年来,每逢新春佳节,人们兴高彩烈,把一年的辛苦劳累、痛苦不快全抛脑后,杀猪宰羊,置办年货,打扫卫生,一派忙碌欢乐的景象。就连《白毛女》中的杨白劳,虽然家中都穷得揭不开锅了,也要”扯上二尺红头绳,给我女儿扎起来“,可见,过年对于人们的重要了。

特别是我们小时候,刚过完年,又盼过年,经常问妈妈什么时候过年呀?怎么还不过年呀?记得那时候,一过腊八,就慢慢地有了年气,村里时不时地会有零星的炮张声,小孩子们早早地就缠着父母要新衣服,要买鞭炮,口袋里时常装着火柴和零散的炮张,或在硷边,或在地头,把炮张挺好,小心翼翼地点着,迅速离开,捂上耳朵,静待炮响。有性子急的,还没等炮响,便跑去查看,不料”啪“的一声,炸飞了帽子,炸黑了脸,吓跑了树上的麻雀,引来了孩童们天真烂漫地笑声,整个村庄活跃在这笑声和烟火缭绕的祥和氛围里。

小孩爱过年,大人们也有不嫌破烦的,有爱好者早早就把锣鼓家伙拿了出来,虽然天寒地冻,但大伙热情不减,敲鼓的人鼓槌抡得如雨点一般,姿势也随着鼓点的节奏不停地扭动;拍铙人也不示弱,你方拍罢我登场,大多数人都是围着看热闹,抱着孩子的,袖着手的,抽着烟的,各种姿势都有;孩子们则穿插于人们之间,嬉戏打闹,好不热闹。

女人们则在家缝补浆洗,准备一家大小的穿戴,淘粮食磨面,蒸年馍,打油锅,把屋里的陈旧物品一股脑地搬出来,一件一件地清洗,再用白土和成浆,把房子从里到外刷一遍,再贴上刚买回来的年画,住了一年的旧屋一下子靓丽了许多。

年前头最忙的要算写对联的先生了,满桌满地不是写好的对联就是红纸,先生一笔一画都认真地写,尽管不一定炉火纯青,但却中规中矩。先生一边写,围观者有帮忙拉纸的,有帮忙挪墨的,不时还有人冒出“好字!好字!”的赞叹声。对联的规格也不尽相同,有大的有小的,因各家的门大小不同和经济条件的差异,还有各种不规格的,先生都要根据情况,将纸裁好,并依据该家情况,拟好以后再书写,写完后剩下的纸还要再写上“槽头兴旺”“满园春光”“身卧福地”等条幅,这家还没写完,那家就早已等不及了,但也不能摧,毕竟先生很辛苦,只有耐心等待了。

看吧,那时的人是多么的爱过年。

然而,随着岁月的推移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不缺吃了也不缺穿了,按说过年应该越来越热闹了,然而非也,现在的人,不管年老的年少的,提起过年就头疼,要说喜欢过年的,可能也就是孩子们,他们过年能收一些压岁钱。

为什么人们不爱过年了?大概原因有三,一是因为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过年跟平时没什么两样,所以对过年失去了新鲜感。二是人们工作忙碌,压力大,没有精力去过年。经济社会,没有钱谁都难混,面对车贷、房贷甚至媳妇贷(开个玩笑),人们不得不拼命工作,挣钱养家。每年过年就七天假,两头路上除去,还剩五天,出门走亲戚跟打仗一样,提上成堆的礼物,走马灯一样,舅家几分钟,姑家几分钟,匆匆忙忙,几天就完了,搞得人困马伐,还没来得及休息,上班时间就到了。你说这样的年谁爱过?第三,人们的亲情淡漠了,经济社会,金钱至上,常言说得好:“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过去人们七大姑八大姨亲得跟一家人一样,表兄表弟表姐表妹,见了格外亲,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而今“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过年好不容易有个见面的机会,怎耐却只能“匆匆擦肩而过”,平民百姓亲戚再多只能落得“门前冷鞍马稀”。相反,过年过节那些不沾亲不带故的领导们却成了过年的主角,送礼的,拜访的络绎不绝,有的还将红包送上门,阿谀奉承的话说了一大堆,唉,过年成了送礼节。

爱也罢,不爱也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管你喜不喜欢,年到时候了就来了躲也躲不去。既然来了,我们还是认真地过吧。其实,过年的真正含意,不只是热闹几天,也不是轻松几日,更不是走走亲戚,看看朋友那么简单。

从信仰方面讲,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人对天地与祖先心怀敬畏,深信天地神灵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认为天地神灵与祖先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人们的一切皆来自于天地与祖先的恩赐。 在岁首举行祭祝祈年活动,缅怀和感受天地神灵(祖先)好生之德的神圣与威严,表达对神灵与祖先的崇敬和感德。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 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的文化内涵。祭祀祖先,不仅涵盖了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民俗节日永远的主题。

从现实方面讲,每过一年,我们每个人都长一岁,无一例外,这就意味着人就离死亡近了一步,从这一点上讲,年就近乎传说中的怪兽,他是本着夺取人的生命之目的而来的。年的到来,带走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时间,带给人们的是恐惧和焦虑,年的到来,是老天运行的根本规律,我们不可能去改变,也改变不了。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焦虑,改变恐惧,改变压力。过年假期虽短,但是我们还是要充分利用,现在不准放鞭炮,我们可以敲敲鼓,跳跳舞,唱唱歌,在贴对联、包饺子,守年夜中缓解一年来的疲惫,放松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给老人们行行孝,给孩子们讲讲道,何乐而不为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元旦》是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描写过年的诗,过一年我们老一年,我们愁也无用,不如振作精神,让这个年成为我们的加油站,为来年的事业腾飞,养精蓄锐,助力鼓劲!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馨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