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求新”指的是什么(什么是求新求新体现了什么)

导语:听课笔记:求新与求宜

“求新”指的是什么(什么是求新?求新体现了什么)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创作的一首哲理抒情诗,“路”作为此诗的重要意象,既指具体的道路,也是生命历程追梦轨迹的写徵。诗人没有直言“路”的内容所指,而是扣住了选择这一行为,揭示了选择者面临选择时的思索和选择后的喟叹。自然之路可以回头,人生之路无法重来,选择的现实性时常会让人们对未选择的可能性心存怀恋,选择使人们陷入一种无法解决无法摆脱的带有宿命色彩的悲剧。

今天的“同课异构”活动就是围绕这首诗展开,两位不同学校的老师一位正值青葱年华,一位已臻从容心境,她们精心设计,认真施教,真应该感谢她们,为我们的研讨提供了鲜活的案例。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看法,也许挂一漏万,也许语出偏颇,仅想以此引起参与活动教师的思考。

1.关于编者意图。这首诗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第五单元《外国诗两首》,编者意图何在?入选的两首诗,一首是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首是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两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编者的关注点不在教知识,而在教做人。教育学生面对挫折要积极乐观,面对选择要慎重独立,也就是说,思想教育是重点。

2.关于目标任务。教学目标和任务的确立要考虑编者意图,要考虑教材实际,要考虑学生年龄差异,不要把学科课程的三维目标等同于课时目标机械八股的套用,不要把考据式的学术研究内容作为教学任务。从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来看,教学目标任务失之于多,失之于偏,有些还不够准确。比如S老师“发现诗歌韵脚变化规律”,“读写穿插理解诗意”,M老师“诗作不同译本的比较阅读”,就有多而偏之嫌,而“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本节课所教内容无关,当属两位老师的共同失误。为了加深印象,我们再现一下教学的过程:S老师在“读一读”的环节中,让学生找出各诗节的韵脚,发现四个诗节不同韵,教师指出后一诗节首句的韵脚与上一诗节相同,形成转韵前的过渡和承接,其实,这一发现仅仅适用于前三个诗节之间,而三四诗节之间并非如此,可见这一用韵规律并不成立,退一步讲,即使成立,这种发现有何意义? “读写穿插理解诗意”,在诗歌诸节的品析过程中,S老师同时安排了四次写话小练笔,让学生写出在不同诗歌情境下个体的感受,意在连缀成篇,应该说这是一个大胆新奇的尝试,但不妥当。阅读,是读者通过对文字的品析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两种不同的角色身份,两种迥异的思维方式,很显然会彼此冲撞,顾此失彼。

3.关于朗读教学。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两位老师都比较重视,采用了自由读、集体读、个人读、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老师也能从语速、情绪状态进行一些点拨,似乎没什么问题,又觉得有些概念、抽象,为什么教师不试着呈现同一作品两种不同风格的朗读呢?让学生在声音运用和情绪状态的比较中明确优劣。(笔者用两种不同的状态对比朗读了诗歌的部分章节)我的两种朗读角色身份不同,一个是懵懂的孩童,用童话的眼睛打量童话的世界,一个是历经沧桑的成人,用满身的疲惫喟叹昔日的选择,是身份的不同造成了情绪状态和音色选择的不同。朗读,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对语文教师而言,那就是看家本事。

4.关于问题情境。提问是推动教学深入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的提问通常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S老师的提问生活化口语化,显示出课堂驾驭的洒脱,M老师提问依预设而行,流露出讲台初登的拘谨。我以为,教学中应该形成彼此之间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串,由浅入深,题题相扣,指向集中,剔除枝蔓。

比如本课是否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串:

什么是路,

诗人在诗中写了怎样的路,

选择了怎样的路,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

做出选择后诗人的心情怎样,

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写一条林中路吗,它有什么别的含义,

做出了选择为何冠以“未选择的路”的标题。

我们说饭要一口口的吃,教学任务也要一步步完成,如果提问中一会儿字词理解,一会辞格辨识。一会情感分析,多种任务交织在一起,彼此干扰,印象自然难以深刻。

5.关于教学难点。这首诗的教学难点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从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看,都要求学生明确这一手法的运用,但对困难的准备不足,在课堂上,当教师问用林中路暗指人生路用了什么手法时,个别学生说是比喻,而教师缺乏必要的回应。其实,这首诗的教学是否必须完成象征手法辨识的任务,可以商榷,但是课堂上发生了学生的认知困难,暴露在一个人身上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个例,教师没有理由回避。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它通常是利用两个事物色泽、质地、性状上的相似性把二者联系在一起,表现在语句中,以增加语言的形象生动性;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是明写甲事物,暗指乙事物,表现在篇章中,一个实一个虚,一个具象,看得见摸得着,一个抽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春花似火。秋水如兰”,“春花、秋水”与“火、兰(靛蓝)”在色泽上有相似点,是比喻;“林中路”与“人生路”,明写林中路暗指人生路,以此代彼,是象征。

细细想来,时下公开课教学中的不少问题是追求形式新颖所致,“求新”更多的是展示教师的个人特色,吸引评委的眼球,没有考虑这种变化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所以我要说,教学,不要刻意形式的出新,而要关注学生发展的适宜。

(即兴发言后根据记忆整理)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芦整理编辑!